何少东啊,何少东,你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事情。
这些主任们也是有些耳闻的,三年来,何少东把着手术不放手,将胆囊切除术当成宝贝一样,至今都没有让武毅上过手,搞的武毅三年来,练缝合都只能去急诊科。
随着武毅考编成功,还有上次炸弹的事情过后,武毅的这些事情,就更是被更多人提及了。
平心而论,如果是他们被如此对待的话,恐怕一毕业就得去扎何少东的轮胎,出了这口气,可是武毅不仅没有这么做,还在为何少东正名。
难得,实在是太难得了。
就连何少东此时都陷入了呆滞,既呆滞于自己竟然将胆囊切除手术做的这么精,又呆滞于自己的这些手术细节,竟然能够给患者带来这么多的好处。
何少东之所以这么做手术,其实只是单纯觉得这么做,更能让手术顺利进行,也能更完美的完成切除术而已。
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这些细节,竟然这么有意义。
眼角不由得有些湿润,十年磨一剑啊,从此以后,谁还敢说他何少东止步不前的钻研胆囊切除术是没出息的表现。
自家的这个徒弟,还真是让自己大吃一惊啊,何少东此时的心情真的是有些复杂,想着三年里的点点滴滴。
武毅似乎真的是任劳任怨,无论他怎么说,怎么批评,武毅都没有顶过嘴,也没有因此和他闹不愉快,罢工什么的。
甚至于他都没有在武毅的眼里,看到一丝一毫的不满。
明明让武毅干的只是实习生的活儿,可武毅这个研究生竟然都没有在外人面前说过他这个老师的坏话。
而且还有三年里,就只听到过那些病人向他夸武毅,就没有见过哪个说武毅不好,向他投诉武毅的。
之前的他都注意不到这些,而在这个时候,他的脑子就像是不听使唤一样开始自发运转起来。
原来他这三年里是这么的混蛋啊。
可就是这么混蛋的表现,武毅在即将毕业的最后关头,竟然不仅没有表达对他的不满,还在为他正名,在告诉所有人,他的老师不是什么不思进取的废物,而是一个十年磨一剑的医学工作者。
一滴眼泪滑落眼角,何少东真的很想对武毅说一句:对不起。
如果能够重来一次的话,他一定会加倍的对武毅好,将这些年攒下来的这点经验,都传授给武毅,那些手术多分一些给武毅做,帮武毅争取更多的利益。
可是已经晚了,武毅已经要毕业了,而他没有帮忙争取的东西,武毅都自己争取到了,直到这个时候,何少东方才是认识到了武毅有多么优秀,他也是从研究生一路走过来的,太知道武毅能够走到现在这一步有多难,要付出多少努力了。
现在的时代和他那个时候已经不一样了,武毅只会比他那个时候更难。
原来真的是他耽误了武毅啊,医院里风声那么多,何少东怎么会一点都没有听闻,可是之前每次听到别人说他误人子弟,他都不屑一顾,直到今天,他突然觉得,自己貌似真的是耽误了武毅啊。
何少东暗自告诫自己,之前也就算了,以后自己一定要好好的补偿武毅,争取能够为武毅做些什么。
武毅可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这些成果都是在武毅投入了五个积分之后,进行头脑风暴的所得,而这些也都是事实,只是武毅也很怀疑,自家老师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些,有这些好处和优势。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华国注重师承,他确实是在给何少东正名,不过不仅是在帮何少东,也是在帮他自己。
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的老师是个废物,武毅自然也一样,所以他就要借助今日的这个机会告诉其他人,自家老师何少东不是一个废物,而作为他的徒弟,就更不可能是废物了。
而且,他都做到这一步,何少东怎么都不会在毕业论文上卡自己了吧,哪怕知道何少东应该不会混蛋到这个地步,但是武毅觉得自己还是要多做一些准备,以备万全。
这还没有结束,武毅开始了这次论文表述的最后一个阶段。
患者出院后的相关表现,三年里,这些病人几乎都有武毅的工作微信,武毅会定期给他们发消息,进行随访。
所以这些病人术后的情况,武毅全都了解并记录在册,胆囊切除术后,如何进行恢复能够让胆囊切除的影响降到最低,详细到如何饮食,都有数据记录。
还有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因素,还是生活因素,通过数据都能表现出来。
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影响因素,也被武毅根据各种基础资料,汇总数据,详细的展现了出来。
一张张PPT放出来,让坐在这里的老师都陷入了呆滞。
这已经不仅是武毅的毕业论文答辩了,也是武毅在告诉他们自己三年研究生生涯了,到底付出了多少。
太多了,老一辈的主任们,总是在说现在的年轻医生不够努力,动不动的就说他们当初怎么怎么过来的,可是现在一看,似乎就连他们的努力,在武毅面前都不值一提。
到底是什么样的热爱,对患者怎样的爱心,什么样的职业态度,才能支撑武毅三年如一日的,做到如此地步啊。
武毅的成功还有什么可疑的吗?
不,没有了,真的没有了,想想之前传的说武毅三年里还几乎每日都不间断的去急诊帮忙,练缝合,练操作,他们都能够想到武毅三年里是如何挤压自己的休息时间的了。
如果连这样的武毅都不配有现在的成就,那还谁配有。
成功是给努力的人准备的,武毅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人。
啪啪啪!
第一个给武毅鼓掌的不是何少东,而是冀省医科大学的副校长刘方举。
没有老师会不喜欢努力的学生,更没有老师会不喜欢一个因为努力而获得大成就的学生,武毅就是这样的学生。
而且武毅还是刘方举第一次见到的这么特别的学生,这么多年了,他也参加过不少学生的论文答辩会,他们的目的,出奇的一样,就是要让自己的论文出彩,让老师们满意,然后顺利过关,毕业。
就这么多。
可是武毅这次的论文答辩不一样,似乎顺利过关只是其中最小的一个目的,展示自己三年的成果和努力,为自己的老师正名,形成一个日后肝胆外科都能用得上的数据盒子,这些似乎才是这次论文答辩的主题。
而且通过一次论文答辩,刘方举他们真的看到了这些,这样的学生,值得他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