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华佗封侯

“伯祖,这事该怎么办啊?”

夏侯惇苦笑一声道:“还能怎么办啊?你祖父一生要强,此事万万不能让他知道。

老夫一会便去处决了那个混账,你也交代下去,此事不能再有第三个人知道。”

“知道了,伯祖。”

老曹素来喜欢人妻,可万万没想到,卞氏竟然也给他结结实实戴了一顶帽子。

想到这里,曹轩不禁感慨,人生真是世事无常啊。

随着卞夫人阴谋的破产,邺城也彻底安定下来了。

越来越多的百姓从隔离区出来,也让曹家的声望在邺城内直线上升。

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都是曹家世子曹轩如何力挽狂澜,带领大家度过了这场危机。

而通过这场疫情,曹轩也顺利坐稳了世子的位置,虽说在其中有一些波澜,但曹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果敢、睿智与担当,让满朝上下乃至整个邺城的百姓都为之折服。

时间缓缓流逝,建安十二年也渐渐到了岁尾。

当最后一批患者从隔离区缓缓走出来后,整个邺城都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氛围中。

街道两旁张灯结彩,人们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

在邺城疫情彻底平息的这一天,曹轩身着庄重朝服,亲自率领满朝文武大臣,整齐列队于城门之外,恭迎华佗等一众医者归来。

回首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历程,最殚精竭虑、不辞辛劳的非华佗莫属。

自疫情初现端倪,华佗便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抗疫一线,他深入疫病最严重的地区,一间间家仔细走访,为每一位患者耐心诊断,不放过任何细微症状。

每日天未亮,华佗便已起身,奔波于各个隔离区之间,直至夜深人静,其他医者都已休息,他仍在昏暗的烛光下,翻阅医书、钻研药方,只为能找到更有效的治疗之法。

短短两个月时间,华佗便累得身形愈发消瘦,原本明亮的双眼也布满血丝。

“先生,辛苦了。”曹轩大礼参拜道。

华佗笑道:“公子,老朽幸不辱命。”

曹轩笑着说道:“此次抗疫成功,先生居功甚伟,祖父特向陛下求来的恩旨,改武安县为济世县,封先生为“济世侯”,食邑五百户。”

“老朽拜谢曹公,拜谢陛下。

只是,老朽行医半生,所求不过救人性命,对封侯食邑并无太多执念。

这济世县之名,老朽深感欣慰,它时刻提醒着老朽医者的使命。

可这侯爵之位,荣耀虽高,却恐让老朽分心,不如去之,以义诊四方、普救含灵为务。”华佗一本正经的回道。

曹轩微微一怔,然后上前一步,诚恳地说道:“先生高义,世人皆知。

但这封侯之举,一来是天下人对先生功绩的认可,是天下人对先生仁心医术的敬仰,更是告诉天下人一个道理,那就是医者普度众生,不能以贱役视之。

二来,有了这侯爵身份,先生往后行医,无论是在招募助手、筹备药材,还是在各地建立医馆救助百姓,都能获得更多便利,可更好地施展您的医术,福泽更多黎民。

如此岂不一举两得?”

“还请神医勿要推辞,今日有我夏侯惇在,谁要是敢说一句您不配,老子定然不会放过他。”说罢,夏侯惇双眼圆睁,扫视四周,尤其是孔融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更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见状,华佗无奈的应道:“既然如此,那老朽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曹轩笑着把圣旨交给华佗,然后缓缓说道:“诸位,正所谓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不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么?

今日我曹轩在此保证,只要能做到这四点,不论出身,不论贫富,朝廷皆不吝封赏,定让其名垂青史!”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皆因“横渠四句”过于震撼了,短短二十字,却蕴含着吞吐天地的磅礴气势,以及对天下苍生、古今学问、千秋万代的担当与抱负。

人群中,一位年轻的儒士挺身而出,拱手说道:“世子,杨修不才,愿以所学,投身践行,还请世子不吝赐教。”

“哈哈,得德祖此言,轩真是惶恐啊。”曹轩大笑着扶起杨修道。

对于杨修的当众投靠,曹轩还是很欣慰的,这家伙虽然有些有些桀骜不顺,但却不能否认他的才学出众。

此时,孔融缓步来到杨彪身边,冷笑一声道:“文先兄,这便是你所谓的以待时机?

你们杨氏这么做,对得起大汉的列祖列宗么?”

杨彪面色不变的回道:“这是杨修的选择,不是老夫的选择,更不是我们杨氏的选择。”

“哼,有什么区别么?

他杨修是你亲子,如今公然追随那曹轩,为曹家摇旗呐喊,置大汉正统于何地?

杨氏世代食汉禄,本应匡扶汉室,如今却做出此等有违忠义之事,这不是杨氏的选择又是什么?”孔融怒斥道。

杨彪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文举啊,如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早已不是当年的大汉。

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他在一定程度上也维持了北方的稳定,让百姓免遭更多战乱之苦。

曹轩此子,有勇有谋,心怀大志,杨修选择追随于他,或许也是看到了曹轩身上能让天下太平的希望。”

“荒谬!曹操乃汉贼,篡汉之心路人皆知。

曹轩身为曹操之后,又能好到哪里去?杨氏若真默许杨修的行为,便是与逆贼同流合污,我孔融绝不答应!”说罢,孔融便拂袖而去了。

看着老友离去的背影,杨彪不禁长叹一声,也打道回府了。

他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儿子会如此心急?杨修自小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杨彪一直对他寄予厚望,期望他能在这乱世中为杨氏谋得荣耀。

可他今日的所作所为,却是把自己,甚至整个杨氏都逼到了绝路。

此时,曹轩笑着摆了摆手道:“诸位,随我一起去恭迎丞相吧,莫让丞相久等了。”

“谨遵世子之命。”众人拱手拜道。

说罢,曹轩便一马当先的朝着城门而去,众人也是紧随其后。

沿途的百姓们见是曹轩率众而来,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避让在道路两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