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乡村
- 起义三天,闯王李自成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王再世
- 1999字
- 2025-02-09 16:25:42
乡村,那个男人的基本盘。
对李济民来说,搞好乡村工作非常关键。
总不能指望着官兵进城的时候,城内民兵打游击吧?
城市游击战只在拉美有过,而且仅仅是配角。
真要在官兵到来时保存实力,还需要乡村的游击队来配合。
照例老三样:请客、斩首、收下当狗。(申遗,必须申遗!)
先派遣暗部下乡调查情况,筛选出哪些地主是可以被团结的,哪些地主是必须要处死的,还有一些可以惩戒下的。
情报被详细汇总到李济民手上,明部与起义军一起开到,按照整理的资料挨个彻查。
肃清结束后,明部组织诉苦大会,起义军当众处刑。
早在通许县就被李济民运用得炉火纯青的战术,经过小小的改良后效率更高。
地主也不是没想尝试过反抗。
乡下的地主基本就是当地的土皇帝,手下家兵也有不少,散落在广袤的乡间土地上也很难全部清剿。
可惜,李济民的军队与当地平民合作,在当地平民们的帮助下,详细的地图地形与地主手下的情况被李济民轻松掌握。
创造出单向透明的环境后,起义军处理这些地主简直不要太轻松。
顺带着,起义军把各地的土匪清理干净。
一个王朝即将灭亡,必然会出现盗贼四起的现象。
各种暴政导致平民活不下去,只能逃遁到政府管不到的荒郊野外落草为寇,虽然和官府对抗,但也对官府保持畏惧。
若有机会,盗匪会优先选择回归平民生活而不是造反。
然而大多数时候,行将就木的封建王朝根本不会给这个机会。
当所有平民们都活不下去时,起义就会开始。
洛阳城极为富庶,但富庶的背后是被供养福王所耗费的各种苛捐杂税。
洛阳城周边大部分的田地都归属于福王,平民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缴纳极高的田租,而各种其余生活用品所缴纳的税款更是不计其数。
当然,你不愿意交税可以不交,有的是人愿意在福王的土地上耕种——比如饿到人吃人的其他人。
对此,李济民表示:造反,干掉福王不就什么都有了。
收编各地的土匪作为游击队,在村庄中组织民兵,整个洛阳城周边的一切终于初具规模。
接下来同样依照在通许县的经验,把所有村民们汇编成小队,多个小队组建成工程队,每个工程队负责一个区域的生产和治理。
每个小队负责专门的工作,种田、畜牧、采伐、基建等等。
各种工作的统筹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李济民成功建立起乡村的治理机构。
不得不感叹万历皇帝缺官不补导致的无政府主义,乡间一直被地主豪族把控得死死的。
安纳齐皇帝,狗贼!
彻底扫清地主豪族的控制让李济民煞费苦心,军队和明暗部齐上阵,甚至一度彻底动员起全部的佃户们。
当所有的工作结束后,李济民终于可以把重心放到发展上来。
周边的村落一起修建各自的隐蔽地点,在官兵发动袭击时可以转移到隐蔽地点中避难。
《军地两用人才之友》中的技术全面应用,在夏季收割冬小麦前愣是强行把产量做出显著提升。
“表哥,把硝石和堆肥混在一起真的能提高产量?”
得知表哥要在添加硝石在堆肥里,李自成有些惊讶。
当年在陕北种田时,李自成都没发现这一点。
“当然,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
摇摇头,李济民单手把调配好比例的堆肥装载上车,另一只手捂着鼻子忍受着肥料的臭气熏天。
硝石,硝酸钾不但可以用来制作火药,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肥成分。
现在李济民的起义军全员装备火铳,对火药的消耗非常大,但控制的硝石矿也不少。
实在不行,还可以从粪土中提取出硝石。
按照《军地两用人才之友》中的方式改进的采矿技术,硝石矿的产量绝对不成问题。
“现在距离冬小麦的收割还有些时日,你让文职人员把这种肥料播撒下去,没准还能赶在收割前让粮食产量再次提升。”
“这……”
对表哥手搓各种小发明的行为深有体会的李自成还是有些惊讶。
战场上的利器竟然也能为民所用,作为生产粮食的肥料。
若是在陕北种田的时候能发现这一点,或许自己和表哥的父母就不会饿死……
想到这里,李自成的表情有些伤感,尽管是一闪而过,也还是被李济民察觉到。
“在过去,就算我们取得了大丰收,缴纳地租以后还能剩下多少你也不是不知道,用了这东西也不会有太多改变。”
“技术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是由人建立起的政治制度。”
宋代的科技无比发达,商业异常繁荣,东京汴梁的生活纸醉金迷,也掩盖不了底层平民时刻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事实。
繁荣昌盛,奢华富足的大宋朝,乃是全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最多的朝代。
带出“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岳家军,岳飞军政两界的能力均能拿的出手,却被大金战神完颜构与秦桧二人活活坑死,成就风波亭大捷的千古神话。
重活一世,李济民可不希望未来自己治下再出现类似的事情。
技术为民服务,政府也是如此。
两者契合,才能搞好发展。
咳咳,扯远了。
“民兵和游击队的装备应该不是问题,但是不脱离生产的话,训练时间非常紧张,表哥你最新推行的训练工作恐怕……”
化肥的问题结束,李自成继续商讨民兵与游击队的训练。
不久前李济民刚刚推行的新式民兵训练方法就来自于脑内烙印上的《民兵训练手册》,带来的士兵战斗力提升绝对没得说。
唯一的缺点就是时间。
“赶时间可以缓步推行,但是不能再做任何删减。”
此前的训练内容为了尽快让民兵成军,采用的都是阉割版,现在李济民最不缺的就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