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浮云不系本无心
- 404NotFound即见如来
- 老罗蜀黍
- 1509字
- 2025-04-18 00:14:56
暮色四合时,山径尽头走来个踉跄身影。青衣男子在山门前驻足良久,衣襟沾着深秋寒露,指节叩门声惊起檐下寒鸦。门内传来木杖点地的笃笃声,老禅师提着油灯出现,橘色火光映着来者泛红的眼角。
“师父......“男子甫开口便哽咽难言,腰间玉佩被攥得发烫,青丝间竟夹杂着缕缕银白。
老禅师将油灯挂在廊下,转身往梅林深处走去:“且随老衲听泉。“
【第一折·浮云】
山崖边的石桌上,两盏清茶腾起袅袅白雾。弟子望着天边残霞,忽见几片流云正被风吹散。“世人总说流云聚散无常,可弟子分明看见是风在推搡。“
“且看那朵云。“老禅师竹杖轻点,“方才还似白鹤展翅,此刻已化作游鱼摆尾。你说它在抗拒还是顺从?“
弟子怔怔望着变幻的云形:“倒像是......在享受起舞?“
“云本无心,何来抗拒?“老禅师吹散茶烟,“倒是那追着云跑的旅人,总怪山风太急,怨山径太陡,却不知停步时,云影正落在他肩头。“
【第二折·孤舟】
夜色渐浓,山涧传来竹筏撞石的闷响。弟子攥紧茶盏:“若明知留不住,当初何必系缆绳?“
老禅师往涧中投了片落叶:“你看那落叶逐水,可曾向溪流讨要归宿?“
“但弟子不是落叶!“茶汤溅出青瓷盏,“三载春秋,晨昏定省,她咳疾发作时弟子彻夜煎药,她展颜一笑胜过十万经卷......“
“施主可曾问过,那咳疾之人是否需要参汤?那展颜之人是否想要枷锁?“老禅师拾起跌落的茶盏,“慈悲若成了执念,便是最锋利的囚笼。“
【第三折·山溪】
月出东山时,涧水泛起粼粼银光。弟子忽然指着水面:“师父快看!月影被水流扯碎了!“
老禅师往水中掷了颗卵石:“现在呢?“
涟漪中的月影碎成万千光点,却又渐渐聚拢如初。弟子喃喃道:“破镜竟能重圆......“
“镜本无镜,何来圆缺?“老禅师以杖击水,“你看这山溪昼夜奔流,可曾为某片落叶停留?但每片落叶的纹路,都印在流水心上。“
【第四折·竹影】
夜风掠过竹林,沙沙声里夹杂着金铃轻响。弟子望着禅房外晃动的竹影:“这些翠竹倒是齐心,风往哪吹便往哪倒。“
“且看竹节。“老禅师掀开灯罩,暖光顿时铺满院落,“每处隆起都是旧伤,可新枝永远朝着光的方向。“
弟子忽然想起那年上元节,她提着兔儿灯穿过回廊,鬓间茉莉被风吹落在他掌心。当时只道是寻常。
“施主可知为何竹子空心?“老禅师的声音似从很远传来,“唯有腾空往事,才能容下天地晨昏。“
【第五折·落叶】
晨钟撞破山雾时,弟子在扫庭院。一片枫叶粘在青砖上,任他如何清扫都不肯离去。
“用这个。“老禅师递来铜盆清水。浸湿的笤帚掠过地面,枫叶终于随水流向沟渠。
弟子望着打旋的落叶:“强留时不走,该走时不留。“
“你看露珠。“老禅师指向草叶,“明明整夜抱着叶片不放,朝阳初升时,却把自己化进光里。“
【第六折·空山】
正午阳光穿过窗棂,经案上的《金刚经》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弟子突然发笑:“原来佛祖早说过,是弟子愚钝。“
“且说说看。“
“想要体面放手是住,担心自取其辱是住,连'深情错付'四字......“弟子抚过经卷的手微微颤抖,“也是住在旧梦里。“
老禅师往香炉添了把柏子:“施主不妨闻闻,新香可曾被旧灰牵绊?“
【第七折·归雁】
暮鼓声中,弟子跪坐佛前。供案上的白梅突然坠落几瓣,正落在“度一切苦厄“的经文字迹上。
“师父,若雁阵非要拆散......“
“且看领头雁。“老禅师推开窗棂,“它永远为整个雁群寻找适合栖息的湖泊,从不执着某片特定的芦苇。“
最后一缕夕阳掠过佛像低垂的眼眸。弟子忽然看清佛掌向上的姿势——不是挽留,是托起。
山门外,北归的雁阵掠过初升的月牙。弟子对着虚空合十行礼,转身时,一枚系着红绳的铜钥落入香炉,溅起的香灰像极了那年元宵夜她放走的祈天灯。
老禅师拨动念珠,108颗檀木珠子擦过那些被泪水浸透的誓言,被执念磨破的掌心,被时光漂白的青丝。山风穿堂而过,供案上《金刚经》又悄悄翻过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