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被人惦记了

王惟一倒也没有跟小辈争执,“医术高明,还如此谦虚,真是难得的人才,随你吧。”

说完,往外走去了。

姜塬目送人离去,然后进屋子点燃油灯,铺好床被,拿起论语挑灯夜读。

之后不久有小黄门送晚饭来,吃饱继续苦读。

坤宁殿。

宋朝中宫居住的殿宇,其华丽的程度只稍逊色于福宁殿。

此刻正燃烧着几十支蜡烛,橘黄色的光芒照耀着殿中,映出三五个人影。

居于正位上的曹皇后,端直了腰肢,时刻摆出中宫的威仪,抹胸外穿,穿着褙子,露出雪白的锁骨,发髻高盘,珠钗撩撩两三支。

气质、衣饰,无疑是超然的,可惜面貌的姿色不算出众,在赵祯的后宫嫔妃里属于第二梯队。

对于享受过不同姿色美人的赵祯,曹皇后对于他完全没吸引力。

不然咋没个怀孕记录呢?

“启禀圣人,内东头供奉官张茂则求见。”

有宫女进来禀报。

“让他进来吧。”

曹皇后淡淡的说道。

很快,一名相貌堂堂的成年人,小心翼翼的踏入坤宁殿,低头走着小碎步。

至殿中行礼,开口…

“圣人,官家那边的消息我已经打听清楚,前些日子派遣皇城司的人去徐州,接得一个名叫姜塬的人。此人救治好范仲淹,收其为学生,然后推荐给官家,今日刚入宫城为官家施针,效果显著,破格入医官院,赐京城宅邸一座。”

“范仲淹的学生?官家身子有望好转,吾自当欣喜,明日你抽空把他带来坤宁殿。”

曹皇后蛾眉一蹙,想着早点趁机拉拢。

她能收到消息,张贵妃那边自然也会知道。

若是让张贵妃把人收买了,中宫的处境又艰难三分。

特别是官家身子一旦好转,以他对张贵妃的宠爱,多半不久又会受孕,如若诞下皇子的话。

郭皇后的前车之鉴,有可能会重现在她身上,届时曹家也使不劲。

为今之计,只能先下手为强了。

“茂则明白。”

张茂则领命应下。

嘉瑞殿。

张贵妃居住之所,赵祯最宠爱的妃子。

虽然地位处于皇后之下,殿中规格、伺候宫女的人数,日常饮食珍馐,出行的排场,却不亚于中宫。

自福宁殿方向走来一名半老徐娘的婆子,如入无人之境一样走入贵妃的宫殿。

而宫殿的主人,张贵妃正在梳妆台卸掉身上繁复的珠钗,铜镜里映衬出一张绝色又带着少许忧愁的美人脸蛋。

作为艳压后宫,得到赵祯的独宠,张贵妃的容貌自是T0级别,甩别的嫔妃十几街。

张贵妃透过铜镜见到人来,“婆婆,官家今晚来吗?”

贾婆婆熟练的拿起一把木梳子,帮贵妃梳头,“我去到福宁殿时候,官家已经睡下,今晚来不了。”

“往常官家这时还在看中书扎子,今儿怎么了转性子?”张贵妃眸子里带着疑惑。

贾婆婆点一下她这半个养女,“我特意打听到,今日有一个叫姜塬的郎中入宫给官家调理身子,建议官家早点入睡,所以才不来看你的啊。”

郎中?

张贵妃记得前些日子官家跟她提及过一嘴,因为她厌恶御医,就没有过多的问起。

想她三个皇女生病,宫中的医官全部束手无策,导致她们个个早夭。

张贵妃的心中早就不相信全天下所有的医者,甚至打心底讨厌他们。

“这又是哪来的江湖骗子?敢欺骗到官家头上了。”

“不是骗子,官家都说效果奇好,还给了恩赐呢。”贾婆婆忙说道。

连官家都信了?

张贵妃脸蛋儿涌上迟疑,内心纠结着呢。

“以老身之见,皇后那边得到消息会有所行动,贵妃你是个什么想法?”贾婆婆久居宫城,练就一双毒辣的眼睛。

还有她一直想把张氏推到皇后的位置,证明自身的眼光独到,实现自我的价值。

有什么事情比培养出一个皇后要爽快?

至于荣华富贵属于次要的了。

“婆婆你自个看着办吧。”

张贵妃不想见任何的郎中,却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别看官家现在宠她,无人有资格撼动,但是眼光放远,同样要想法子固宠。

比如认的养女就有好几个了,等哪一天有危机之时,她会把养女推到官家的身边去巩固地位。

眼下官家如此听姜塬的话,自然有资格受到她的拉拢。

“梳完头,你就早点睡,那小子年纪不大,应该很好拿捏。”贾婆婆喜笑颜开的说。

皇祐四年的宰执,是庞籍接替文彦博,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使。

一人独相,权倾朝野。

“爹,宫城里传出消息了。”

庞府。

庞籍的书房,突然被一个年轻男子推开。

此时的庞籍已经往七旬老人奔去,除了精神头不错,身体的各种表征已经明眼衰老了。

对于五子庞元直毛躁的性子,庞籍没有出言呵斥,反问“说了什么?”

“官家见了一个叫姜塬的人,他还是范公的学生,听说是因为救了性命才收下的。”

庞元直倒出一杯水,直接喝下。

“难怪官家突然要召富弼和包拯回京,还有今晚特旨政事堂,近期入夜后不准送中书扎子去垂拱殿。”

庞籍一下子串通信息,明白富弼两人回京的含义,是用来钳制他这个独相来的。

只是比起相权受牵制,他更担忧范仲淹起死回生后,有姜塬这个学生在宫城里吹风,某一天官家会不会心软,调他回京任职。

再掀庆历新政的余波?

当年范仲淹引起的剧烈动荡,他可是亲眼见过,各地百官的奏状宛如雨点一样,打在官家的御案前。

意思只有一个,弹劾范仲淹。

幸好欧阳修不擅政治斗争,搞出一个朋党论,加剧官家的疑心,逐渐不在支持新政。

稳固住大宋江山

“你跟宫城里的人说,时刻注意姜塬的举动,如果他犯了出格的事情,立即把消息送出来。”

庞籍嘱咐下去,想到姜塬的年纪不会太大,年轻气盛下,总会犯点错,到时候他暗中递去御史台,借他人之手点炮。

轰走姜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