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兵庚市
- 从装脏法开始民俗游戏
- 摸鱼摆烂真君
- 2085字
- 2025-03-24 22:44:46
陆安生没休息太久,就披了长褂,和众人一起去了山神庙,被蛇秽泥蒙上,又被破过香火结界的山神像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人们的修整十分迅速,作为在山林里动了刀兵的大事件,这次一如既往的,要上烧裱纸,告知山神这其中的所有来龙去脉。
陆安生作为杀去了两个罪首的重要人物,不但要大书特书,还要上香扫尘,以示嘉奖。
除告慰山神、伤亡之人与山中生灵,这个拜山仪式还要持续一阵,山间横死的生物,他们要好生埋葬,使之更好的形成养料而不会带来山瘟。
山贼山匪带来的破坏,他们也要处理,还山间安宁,那个不大的营地惨状骇人,陆安生作为年纪尚小的功臣,众人贴心的没让他去帮着处理。
哪怕提着常三春人头回来的他,心理素质显然不差。
这事太复杂,那山中营地中的人几乎是被虐杀的,如果没杀了山君,想必山庙镇民也将如此。所以他们丝毫不同情山君,还有那个常三春。
他们同样不悲悯那些恶匪的遭遇,却得拿上他们破坏山林的恶果,将那些被强夺的山货卖大掉或是归还长白山。毕竟事已至此,如果不能物尽其用才是浪费。
这山自是能恢复过来的,尽算如今满目疮遗。
拜了山后,众人回到镇上,天空中乌云聚积,春雷涌动。
今天是这个埋葬之地的农历二月初六,惊蛰。
“咔!”春雷落下,春雨想必也不会再让人们等太久。
虫蚁、植种深藏地下越冬,谓之为蛰。春雷鸣之,万物复苏,此之谓惊蛰。
春天刚刚到来,这一场春雨后头,大多数种子就该冒芽了。
“只是今后一段时间,没法跑山了吧。”陆安生在小酒馆中问着。
边上,许多年纪比他大点小点的跑山人和猎户,采药人或平民,刚才向他一个个敬过酒了,而且没让他破药王留的酒肉忌口,一人一杯的干敬,却不让他喝,场面颇为壮观,又有让人无语。
此时,终于是闲下来可以让他正常闲聊了。
“嗯,不过那些山货,也够我们过个三四个月了。”赵大全身上也有伤,不过比陆安生略好。
“不算事,反正要巡山,手艺不会丢。”作为跑山人,山货繁盛时跑山寻货,现如今,山上山货凋蔽,他们却便是护林人了。
“就这么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长回来。”陆安生担忧着这一点,可是转头看,在场的人脸上,只有一场大灾之后劫后余生的欣喜,而没有过头的忧怨,他也就不说丧气话了。
完成了任务,他最多只能在埋葬地滞留三天,之后要消耗藏尘,他当然就没那个心思专门花钱留下来了。
现在和这些个朋友,前辈好好的喝一顿更好。
他没有提,各位前辈大哥也不知有没有人注意到,大家心照不宣,堆杯换盏。当然陆安生喝不了酒,因此在各位全部都喝倒下后,他却只想上厕所。
解决完事情系上腰带的他,回屋拿上了众人为他处理好的老山君的换来的银两。
虎全身是宝,虎骨、虎皮、虎胆,以至于虎那啥。
比较重要的部分,他们都没有乱卖。脊骨在,最大的几块皮之类的东西都还留着,卖的只有没那么重要的小块杂皮和肉,还有完全被破坏掉的虎眼睛之类的部位。
要不,最后他的总收获也许还在二百两之上很远。
当然卖掉的东西中,大多不值钱,之所以最后卖了二百多两,主要是有个虎枪,这个卖的比较贵
关于这东西,药王前辈说,陆安生他用不上,所以就被众人拿去卖掉了,似乎卖了一百来两……
“药王前辈懂我。”陆安生带着沉甸甸的银子上了街,眼前的镇上街道与先前似乎天二,正在修的房屋不多,街上热闹反而更盛以前。
毕竟山匪强搜强收的山货,都被他们带回来了,其数额在平日的数倍,十里八乡的山货郎都来了,要不然他们吞不下这批货,这些个山货郎也会因为没赶上这件事情,被山货市场突如其来的变化给坑到。
据说,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专奔着老山君产出的东西而来。那虎枪,就是在京中一位王爷的仆从,与广粤十三行的人的争抢中被买走的。
陆安生看着颇为新奇,毕竟不止来买,山货郎这一来,总还会带来些别的东西,他交了药钱,手头还有一百来两,他决定置一口好兵器。
他的染血杀猪刀碎成块,全嵌在那虎头里了,现在手头有裕,也就是这东西最适合他好好消费一把了。
山货郎便是古代的流动商贩,手摇波浪鼓翻山越岭,手中奇货无数。
“客官要兵刃?市集东有不少。”他在货郎的指路下,向那边走了过去,不得不说山货郎赚的只是一手辛苦钱,背上包,肩上担,顶多牛车驴车才能进山。
可是走到这一边,在这里的地上却有好些农具、工具、刀剑枪矛躺在一张张粗麻布上。能把这些东西带进山里头,赚钱也实在让人眼红不起来。
陆安生还算沉静,站在这一片儿,精挑细选:“八极拳传承,乃至北方拳种之中,都多习刀枪,虽然我对剑戟之类兵器有兴趣,可确实没有学过。“
陆安生没有考虑太久,就弯下腰看向了刀和枪:“枪的话,我实在练得不怎么好,而且太不方便携带了,选一把刀吧。”
“不过清代的刀型,我不太喜欢啊……单手刀,基本上都是骑兵所用的少数民族弯刀风格。”他刚刚这么想着,就被一把刀吸引了注意力。
直柄,灰亮的刀刃,刀身略弯,刀米前一掌有反刃,单手持用。
“这是…雁翎刀?”陆安生没动声色,这种颇具特色的明朝刀,在这个年代应该颇为少见,他没想到,会就这么明晃晃的就摆在这里。
“按行规,不让试用。”铺主竖着,刃朝身侧拔开给他展示了一下。刃宽一掌,半人长,寒光逼人。
“山西的寒铁,重三斤。”铺主是个寡言少语,戴着白色面巾的壮汉,身后有一张幡旗,上书[兵庚市]三字,不知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