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晨此番言论一出,大礼堂内顿时变得极为热闹。
有文字记者立刻低头记录关键词,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已经想好了如何炮制一篇吐槽他大言不惭的文章。
有原本心不在焉的摄影记者调整镜头,闪光灯接连亮起,想抓拍出顾晨比较特别的表情。
至于台下的学生们,则以振奋居多,他们中的不少人喜欢文艺片不假,但《狮子王》《真实的谎言》这种质量突出的好莱坞类型片,谁看了不会觉得爽呢?当下大声为顾晨叫好。
尤其是跟他比较熟悉的陈闯,以及程尔、伍士贤等导演系的直系学弟,都觉得顾晨太敢说,也太会说。
当然也有些不忿的,比如坐在第四排靠右,导演系研究生在读的陆传。
顾晨每说一句,他的嘴角就歪一下,说到一半时,他就憋不住笑,觉得顾晨这孙子又蠢又傻,还不时向右看看,想从好哥们儿那找点共鸣,但下一秒就挨了一个脑瓜崩。
他回头想看看哪个小子搞他,但头转到一半,就看到前排的老爹,怒气冲冲看着他。
陆父侧着身子,教训他道:“人家说的是肺腑之言,你笑什么笑?”
他俯身过去,低着脑袋小声解释道:“我就是觉得他说大话嘛,国产片还破9亿美元,怎么可能?国内就这么些电影院,能闯进国外市场的也就陈凯格、张一谋这几个人而已……”
“9亿美元不可能,那9亿人民币可不可能,3亿人民币可不可能?《霸王别姬》的票房有几千万美元,你知道吗?”
陆传老老实实听着,没吭声。
陆父继续说道:“等过几年兴建影院,我看国产片在内地破亿还是大有希望的。”
“放我们那时候,谁能想到国产片还能出去得到金熊奖、金狮奖这种大奖,结果不也拿了好几个吗?说起来长,其实一眨眼的功夫而已啊。”
“而且这是文艺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亏你还在部队服役过两年呢,就这点认知?这点站位?”
“人家顾晨起码能拍电影,能得金熊奖,能站台上分享自己的看法,并朝着一个远大的目标努力,你干出过什么成绩,就鄙视人家踏实做事的人?”
“噢,”陆传不咸不淡应了一声,还是有些不服,“我剧本也在写啊,写了好几集了,你不是说还可以吗?”
“你也知道是还可以,还可以跟好,跟特别好,之间差了多少?”
“既然你想写就好好写,别成天天去滑冰、遛鸟,最迟到暑假,必须把这几十集剧本写好,把人物摸透,到时候我给你修改意见。”
“放心,铁定写好!”
说话的功夫,顾晨结束了他对中国电影的未来畅想。
话毕,影视文娱类的记者们兴奋多了,觉得逮到了头版头条,开始不停追问。
“顾晨导演,请问你觉得国产片票房破亿这一目标,何时能够达成?”
“你觉得自己会是那个幸运儿吗?还是更看好陈凯格等导演?”
“你什么时候会拍摄第一部商业大片?”
坐在第一排的陈凯格、张一谋,也被问了不少问题,还有记者盯上了北电副院长侯明等领导,管他们回不回复,问了再说。
回复就赚了,不回复也可以说“截至发稿前,xx尚未回答笔者的疑问”。
陈凯格被纠缠得最多,说了下对电影的看法:“他这部电影不错,色彩鲜明,很有想法,但情节略简单了一些,不够曲折,也少了点梦幻。”
“那就是说这部电影同你差距很大?你看好他的票房表现吗?你觉得自己何时能达到票房破亿这一目标?”
陈凯格刚开始还默认,但后面的问题便不再回答。
作为顾晨导师、青影厂厂长、《石头的夏天》出品人,老郑也被问了几个问题,他简单答复一个后,开始控制局面,说希望大家把焦点放在《石头的夏天》这部影片上,至于电影市场如何,不是今天的主要议题。
不多时,映后交流宣布结束,大大小小的记者们揣好纸笔,扛着摄影机回去了,可以想象的是,在未来几天,一定会掀起一场舆论风波,相关的骂战不会少。
等学生们都散开后,一群北电出身的导演、编剧、制片厂的大小领导,还有文化届的名人,被侯明和老郑叫着,找了一个大会议室开会,讨论关于顾晨今天的发言他们是什么态度,以及应该是什么态度。
倒是始作俑者顾晨,跟没事人似的,坐在那听他们定调。
大会散了后,接下来是电影人内部的小会,连同顾晨在内也不到十个人。
“你啊你,这次算是出了个大风头。”
“哪里,一个金熊奖而已,”顾晨朝老郑开了个玩笑,正色道,“郑老师,侯院长,各位前辈电影人,相信你们都能看出来,这两年大家都憋着一口气,想在市场上证明国产电影并不弱,我只不过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而已。”
“我何尝不知道呢,但你今天这话,确实太大胆了一些,而且……”老郑苦笑道,“也太敢想了啊,我做梦都没想过这个,9亿美元,那可是80多亿人民币,我有生之年肯定是看不到了。”
候明语气颇重地劝了一句:“顾晨啊,你有心气我能理解,但以后在这种公开场合说话,还是得慎重。”
“明白,侯院长。”
“你们一个个这么紧张干什么,我看小顾导演说得蛮有道理的嘛,”谢进导演替他说了句好话,“而且要拍商业片,不是前些天跟韩三坪等同志已经形成共识了吗?”
“我看,既然小顾导演有想法,不妨等他拍完手上这部就试试嘛。”
谢进导演虽然不是北电系,但五六十年代就拍过《红色娘子军》《女篮五号》等国产佳作,第一届百花奖的最佳导演就是他拿的,人也七十出头,是在场众人中资格最老的一个。
他说这话,候明自然不会反驳,但还是得看顾晨的意见。
“你的想法呢?”
“如果领导们支持的话,我愿意当这个探索者,”顾晨给了个标准答案,“就是院长,我想问一下,要拍商业片的导演都定了吗?都有谁啊?我们拍摄的时候,资源方面,上面会不会给一定扶持?”
候明倒是没瞒顾晨,反正按他现在的成绩和今天的发言,过几天开会肯定有他。
“探索阶段,我们的看法是不宜太过张扬,所以没找你师兄陈凯格、张一谋他们,暂时只定了小刚导演一和宝钢导演,先拍两部试试。”
“上面的政策,也是鼓励这点的,但具体方针如何,还在讨论,估计年底或者明年,会出台明确的《通知》。”
顾晨了然,这应该就是《甲方乙方》和允许个人、企业以资助、投资的形式参加摄制电影片的《通知》了。
至于宝钢导演,他前世倒是没听说,不知道他是没敢接,还是比较想拍电视剧。
给顾晨通完气,又让他以后冷静点,这个小会算是就结束了。
但他们的事完了,顾晨的事还没说完呢。
“谢导,谢谢你刚才支持我。”
这位长期在沪上的导演,眼界明显更开阔:“拍商业大片是大势所趋,不要管那些老学究怎么想,回头我找几个老友,在报纸上声援你。要不是我年纪大不中用了,都想亲手拍一部。”
“要不说您是中国电影界的泰山北斗呢,这点小事哪需要你们老将出马,先让我们这些小家伙亮亮相再说,”顾晨双手合十,朝他拜了拜道,“谢导我还想求你个事。”
秉着一件是帮、两件也是帮的精神,谢进笑道:“说吧。”
“我新片在选演员,需要几个面相年轻的学生,但最近看了几十个吧,都感觉一般,还有两个重要配角没找好,谢导不是办的有个学校吗,想看看学生们愿不愿意来京城这边演一下配角?”
谢进导演笑得更加开怀:“你这哪是让我帮忙啊?不是你帮我吗?等回去我把资料用传真发来,你随便挑,看上哪个随便说,不要怕他们不来。”
要知道,他那谢进影视艺术学院现在还只是一所中专院校,能在金熊奖得主新片里露个面、学习学习,就已经了不得了,更何况是重要配角?
谢进的动作很快,顾晨第二天就看到了他发来的资料,一个学生一个档案,写着年龄、性格、家庭背景、等,每个人还都配备了照片,有演艺经历的还写上了演艺经历。
顾晨拿着厚厚一沓,还真看到两个适合的,挑出来放到一边继续翻阅。
在快翻到头时,终于找到了冰冰的名字。
十几岁的她这会儿并不明艳,但胜在青春无敌,嫩得能掐出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