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写下《遥远的家族记忆》,到今天,我在微信公众号上保持日更恰好100天。一件事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多少也内心欣慰的。从年初开始决定在微信公众号上行文,到后来了解清楚公众号的运营逻辑,中间经历不少波折和反复,一路走来,也有不少感慨。
写公众号这件事,受到家人鼓励,初衷是打算写一些家族故事,向逝去的亲人和久远的时光致敬。后来,为了每天都有内容可写,于是选题广泛,天地万物,寻常琐事,随心偶感,悉入笔下。没想到在此过程中,有了不少意外收获。自己笔下竟然也出现数篇爆款,其中一篇阅读量达到10万+。这些直观的数据直接成了我保持日更的原动力,不断促使我尽量把这件事进行到底。平时自己说话不占地方,唯有网络空间输出心灵文字,自我疗愈,给自己平淡的日常生活添加一抹亮色。如果文字受到别人喜爱,并带来所谓的影响,则善莫大焉。
网络是个浩瀚的江湖,我以网名“窗寒西岭”混迹其中,竟然遇到不少热心的网友,他们关注我,鼓励我,有的甚至成了相濡以沫的朋友。借助网络,平时相互鼓励,增加正能量,捕捉积极乐观的信号,使得彼此写作的火苗不断燃烧。当然,我也遭遇过一些不怀好意的网友,他们带着戾气,留言溢满恶意,一副牛二的模样。对此,我有选择地进行回避,他有来言我无去语,那么他只能自讨没趣。公众号上的文章一旦发布,它已经不完全属于我,是非臧否,自有公论。何况自己人微言轻,实在没必要在意那么多。
有文友坦言,在保持日更的过程中,有的减缓或停下前行的脚步,原因是缺少灵感或者工作繁忙。杂情俗务袭来,写作这件事不得不让位。人都有惰性和畏难情绪,一旦有了明显退却,自然而然就会掉队,跟不上前行的队伍。在我以往的记忆中,写作也是时断时续,尽管也多次立下flag,但是标杆总是倒下。有时候因为注意力的转移,应该保持下去的兴趣爱好,成为风中之烛,最后慢慢熄灭。
依照民间习俗,重要的事情总是以100天作为节点,如孩子的出生,要有仪式感,一般会拍一组照片进行纪念。犹记栖身禅院期间,正值儿子百日纪念,当时他胖乎乎的模样,定格在画面中煞是可爱;抱在怀里,格外沉甸甸。如今,儿子15岁了,已经长成翩翩少年。回首逝去的时光,只觉一切太匆匆。如果我将公众号写作,也看做儿子的成长,也不知我能否坚持十五年或者更长的一段时间,也不知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一番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