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人模样

蒋观其实挺缺钱的。

属于兜里没有,融资没条件的那种。

只剩下赚钱一个选项。

选择少未必是件坏事,最起码可以减少胡思乱想。

简单纯粹,干就完了。

王菁花的工作很有力度,她很快跟刘彦铭敲定方案。

五四一。

海闰主控拿五,黑海空日联合出品拿四,剩下的一成,照样还给紫金城。

也就是北视。

电视剧和电影不一样。

这是个B2B的生意。

现阶段电视台是唯一的客户群体,出品方和制片方让利,也是常规手段。

搞定这些,顺带着,蒋观的角色也拿到手了。

不过片酬不怎么高,五千一集。

他拍《康熙王朝》十集,最后还收了十万...

虽然这十万,不全是片酬。

当时他救场进组,给了五万,就新人演员而言,是绝对的高价。

正常也就一两千,多了也就两三千。

另外五万,是他帮剧组修改剧本的劳务。

《康熙王朝》的剧本,BUG挺多的。

其中的典型,就是斯琴髙娃老师,自称“我孝庄...”

还有陈导明老师,送容妃进地宫的时候,其他皇后排位上的内容。

都犯了同一个错误。

谥号这玩意儿,得等人死了,后人追封才有。

比如,孝庄...

正式点的称呼,应当是孝庄文皇后。

其中庄,是她的封号,文是皇太极的谥号,放在这里反映两者的从属关系。

所以,斯琴髙娃老师,不可能自称孝庄...

至于地宫的戏份。

容妃在历史上,存不存在,暂且不讨论。

只谈几位已故皇后的称谓,也存在很大问题。

康熙过世之前,他的谥号还没有,赫舍里的谥号,自然不可能是孝诚仁皇后...

《康熙王朝》总共五十集,蒋观进组之后,把剧本修修补补,才又挣了五万劳务。

按照合同,他跟公司应该三七开,各自承担税费。

这不是新人的比例。

王菁花照顾谭培生的面子,以及蒋观签的全约,才有这个待遇。

后来蒋观多挣的五万,也要按这个比例分配。

不过此时,王菁花已经看到蒋观的潜力,自然没有紧扣合同。

主动帮蒋观把税费出了,还额外奖励他一万。

等于他直接到手四万,这是净收入。

《重案六组》这边,估计没这种机会。

理论上的进组流程,应该导演和制片方,先看看演员表演,符不符合心理预期。

什么都定下来,然后才是签合同,进组上工。

但实际操作,和理论存在偏差。

比如,蒋观进组,就是出品人刘彦铭定下来的。

他跟王菁花把合同一签,然后跟剧组打招呼,蒋观这边等通知就行。

结果一等,就等到了毕业典礼...

六月二十,上午十点。

中戏 2000届毕业典礼,在实验剧场举行。

按照官方的说法,两千届,三百多号人全部出席。

实际上...

没人关心真实情况。

这玩意儿的出席率,就跟学校统计的就业率差不多。

听个乐就行。

毕业典礼这玩意儿,对学生而言,大学四年就一回。

但是站在学校的角度,每年都得办。

早就完成制度化,流程化。

物料,讲稿,宣传材料,每年都大差不差。

重要的地方改改,还能来个反复利用。

跟降本增效没有关系,每年预算不减少,具体花费只有天知道。

蒋观也来参加了。

不是为了毕业典礼,老谭通知他来的。

活动结束后,两人一块回办公室。

“样刊已经出来,待会儿走的时候你带着。”

两人落座之后,谭培生就丢给他一本杂志。

“哟,《国家戏剧》。”

于蒋观而言,这还真是意外的惊喜。

戏剧文学行业,其实规模不大,在文艺界都属于小众的存在。

更不用提,放在市场上比较。

但是在这个行业里,依然有顶级期刊的存在。

比如《国家戏剧》。

主办单位,国家戏剧家协会,五四年创刊,而且还是北大核心...

以后评职称的话,说不定还能用。

至于谭培生...他就淡定多了...

老人家是中戏戏文系的开山大师兄,书出了好些本,连文集都已经在准备了。

妥妥的大牛。

“毕业了也要继续学习,抽空多写写文章,到时候再拿过来给我看看。”

此时,两人在学校阶段的师生义务已经结束,谭培生依然对蒋观谆谆教导。

“我记住了,老师。”

蒋观起立,郑重又恭恭敬敬的答应下来。

这个态度,谭培生很满意,他挥挥手道:“坐下,坐下。”

等蒋观坐下之后,他才继续道:“有件事情,我想征求下你的意见。”

“老师您吩咐。”蒋观立刻答道。

“通过你文章的启发,我准备向学校申请,筹建新的影视戏剧产业研究所,不知道你怎么看?”

谭培生目光灼灼,盯着蒋观。

后者则陷入沉思。

产业研究所这玩意儿,距离他太远。

两辈子加一块,他也没怎么打过交道。

有点超出他认知范围了。

蒋观仔细斟酌之后,才慢慢说道:“老师,我觉得这肯定是件好事,尤其有您的领导,咱们的产业研究...”

“少拍马屁,说正事儿!”

没等蒋观说完,谭培生就笑骂着打断了。

蒋观这才安心点,正色道:“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三个问题,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对象。”

“你展开仔细说说。”

言语之间,谭培生已经展开笔记本,开始准备记录。

大佬和认真工作的人,好像都有这个习惯。

搞得蒋观都有点手痒。

开始考虑,是不是也弄上这么一套。

“有什么就说什么。”

谭培生看到蒋观发呆,温和的提醒一句。

蒋观醒过神来,道:“老师,我以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明确这个大前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工作。”

“你小子,这不是挺明白的!”

谭培生笑着夸奖了一句。

蒋观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道:“我这也就是纸上谈兵。”

“我看谈的挺好。”

谭培生越来越欣赏蒋观。

尤其,蒋观今天的表现,更坚定了他的一个决心。

“接着说。”谭培生大手一挥,看起来十分豪迈。

蒋观则更加谨慎,问道:“老师,您对影视戏剧产业的定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