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风险利益

“现在该怎么办,小观?”

自从收到海闰要和北视联手,赶她出局的消息,王菁花心急如焚,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

“总得有个理由吧?”

蒋观还比较淡定问道。

项目合作计划,都是签了合同的。

“未按约定出资。”

提起这个理由,王菁花的脸上也是一热。

她自己也很清楚,之前的计划,多少有点想瞎了心。

“剧本合同签了吗?”

想了想,蒋观又问道。

“已经签好了,也不明白你是怎么想的,再谈谈,四千一集应该还是可以的。”

每个人的经营理念不一样,王菁花做艺人经纪出身,天生比较保守,讲究落袋为安。

按照蒋观的提法,四千一集,收视率得过两个点,属于热播剧的范畴。

确实有一定难度。

当年,《甄嬛传》的平均收视率,也就两到三个点左右。

绝大多数的电视剧,比如家庭伦理类和都市情感类,收视率区间,都小于两个点。

俩人签了艺人经纪合同,算是利益共同体,王菁花有埋怨,蒋观也能理解。

毕竟这个结果,需要两人共同承担。

不过理解归理解,蒋观并不准备惯着王菁花,他想都没想,脱口而出道:“要不这样吧,花姐,咱们补充个合同,我跟公司之间,就按四千一集结算。”

“算了,我也就是说说。”

或许是误以为,蒋观不高兴了,王菁花连忙转变态度。

“没事儿的,花姐,之前我就想提来着,这不加班拍戏给耽误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蒋观既然提了这个方案,就一定会坚决贯彻。

如果说第一遍提议,可能是闹情绪,那么第二遍再提,可能就有真心实意在里面了。

面对蒋观的坚持,王菁花也不能轻易应对。

她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小观,这事儿不提了,左右不过几个钱的事儿。”

多年经纪人出身,小账方面,王菁花很熟悉。

四千一集,四十集也不过十六万,三七分开,公司能拿到的,也就十万出头。

为了十万块钱,在她跟蒋观两人的关系中间埋个疙瘩,怎么算都不划算。

“跟钱没关系。”

蒋观态度坚决的摇摇头,道:“花姐,我思前想后,觉得还是不能破了公司的规矩,开这样的先河,对公司不利,对其他人也不公平。”

公司是个组织,保证其正常运转,就需要规章制度。

约束个人的行为,才能共同进步。

听完这话,王菁花也陷入深思,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就按你说的办吧。”

最终,还是王菁花妥协,随即她又补充道:“不过先走流程,钱以后再说。”

她也知道,蒋观现在手里缺钱,十万也不多,干脆送个人情。

“那就谢谢了,花姐。”蒋观拱拱手道。

“海闰那边的合作,你怎么想?”

剧本的事情说清楚,王菁花还是担心合作以及风险。

“他们想解约没那么容易,合同签字盖章,再发生状况,就是法律问题。”

蒋观意有所指道。

“你的意思,是可以打官司?”王菁花的思路紧紧跟上,不过有点跑偏。

“离打官司还差得远呢!”

蒋观笑笑,才又提醒道:“花姐,咱们想要的,是解决问题,其他的都只是方法。”

出品方包括剧组,其实最不喜欢打官司。

不管有什么纠纷矛盾,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谈话,商量,争取达成和解合作。

像《孝庄秘史》这个项目,海闰和北视,已经拿到蒋观的剧本授权,王菁花的黑海红日,也确实没有按约定,把钱打到账上。

他们固然可以再找投资方,甚至二次注资,直接开工。

但是,如果钱花出去,后期也做完,跟电视台合同也签了,就准备播出。

突然这时候,王菁花再提起诉讼,告海闰和北视违约的话,那么播出就得被临时叫停。

等民事诉讼结束,判决出结果,才能继续考虑播出和卖片。

那时候,损失可就大发了,不是简单几百万就能解决的问题。

当然,要真这么干,海闰和北视的钱没了,王菁花的名声也丑了,蒋观也没赚到钱。

妥妥的全输局面。

蒋观肯定不能允许类似的情况发生。

“到底有什么办法,你说,姐都听你的。”王菁花听懂了蒋观的言外之意,选择再次相信他。

“我觉得吧,花姐,该出的钱,咱们还是得出。”

不等王菁花插话,蒋观又接着说道:“投资风险也可以想办法控制。”

其实王菁花的担忧,蒋观可以大致理解。

她之前的业务,基本上集中在艺人经纪板块,影视投资和制作,包括发行在内。

可以说,几乎一片空白,没有相关经验,也没有相关的人次储备。

赶鸭子上架,突然来这么一项目,也是王菁花冲动之下的决策结果。

事后,进入冷静期,难免反悔。

偏偏合同还签了,轻易退不得,就成了骑虎难下。

于是,开始动歪脑筋。

“有海闰和北视在,拍不完的情况,肯定不会发生,剩下就是播的时候,效果可能不及预期,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也不大。”

蒋观过来,是为了让王菁花安心,把事情继续往下推进的,索性把话说全说透:“花姐,咱们再退一步,抛开刚才的所有分析,咱们还可以选择提前收回投资。”

“提前收回投资?”其他的,王菁花大概也能想到,不过她对蒋观的这个说法更感兴趣。

“咱们目前占比四成,出资六百四十万。”找对方向,蒋观开始给王菁花算账:“咱们打个比方,如果开机之后,能溢价一倍,卖出一半份额,投资就能全部收回,剩下的两成,不管最后赚多少,都是纯利。”

其实就是影视产业的二级市场。

最先出资的投资人,承担的风险肯定最大。

等剧组齐备,甚至内容拍摄进度过半,再入场的投资人,风险小很多,自然就要接受溢价。

如果全部拍完,杀青,甚至后期制作完成之后入场,溢价还要更高一些。

“这倒也是个办法...”

王菁花仿佛被打开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