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合作愉快,熙九长老

沈时鸢被他这番过于直白,甚至带着几分市侩的说辞砸得有些懵。她看着眼前这位气质出尘,风姿卓然的长老,怎么也无法将他和“缺钱”、“拮据”、“要酬劳”这些词联系起来。

这反差实在太大,让她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但转念一想,她现在确实急需一个“挡箭牌”,一个能镇住场面,又不至于引起华家过多怀疑的人选。

而眼前这位熙九长老,无论身份地位还是气度,都无可挑剔,除了戴面具之外,其他甚至完美得有些过头。

至于他“缺钱”的理由……

虽然离谱,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或许高人也有高人的难处?

最重要的,是他主动提出的!

反正不管是熙九还是卫影,只要能解决她的麻烦就行。

沈时鸢心念一转,几乎没有过多犹豫,立刻点头,语气带着几分急切,“那是自然!酬劳方面,长老放心,绝不会亏待!”

管他什么理由,先把人定下来再说!

她清了清嗓子,试探着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小心翼翼,“那酬劳方面,你看一天一千两银子,如何?”

这已是她能想到,既不显得小气,又不至于太过离谱的数目。

毕竟,对寻常人家而言,这已是天文数字。

然而,熙九却并未立刻回应。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面具后的目光深沉,仿佛在掂量着什么。

他不说话,沈时鸢的心便又悬了起来。

是嫌少了吗?

也是,堂堂玉虚医学院的长老,或许真的看不上这点小钱。

她暗自咬牙,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麻烦,也顾不得许多了。

“若长老觉得不合适,”她急忙补充,“三千两!一天三千两,这总……”

话未说完,见对方依旧沉默,沈时鸢心一横,几乎是豁出去了,“六千两!一天六千两!长老,这已是我能拿出的最大诚意了!不能再多了!”

她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在这安静的回廊里显得格外清晰。

就在沈时鸢以为对方还会继续沉默,或者提出更惊人的要求时,熙九终于动了。

他嗓音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缓缓响起,“不必如此。”

他顿了顿,语气恢复了之前的淡然,“一千两便足够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下并非贪得无厌之人。”

话音落下,沈时鸢猛地松了口气。

“那便多谢长老了。”沈时鸢抚了抚胸口,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稳,“合作愉快,熙九长老。”

熙九微微颔首,算是应了。

阳光下,他面具的边缘似乎柔和了一瞬。

“不过,”他话锋一转,“此事你我知晓便可,暂时不必在学院内声张。

免得引来不必要的闲言碎语,扰了清净。”

这正合沈时鸢的心意。她本就不想将华家的糟心事闹得人尽皆知,更何况是和这位万人迷的长老扯上关系。

“自然。”她立刻点头应允,思绪转得飞快,又补充道,“不过,我也有言在先。

这只是一场交易,我可以随时终止合约,对方不能纠缠。”

她必须为自己留好退路,也算是对双方负责。

熙九似乎对她这个补充并不意外,只是那双露出的眼眸深邃依旧,看不出情绪。

“应当如此。”他应得干脆。

协议达成,一块压在心头的大石总算落了地。

“那我便不打扰长老了。十日后,长老陪我回家,应付一下即可。”她屈膝行了一礼,语气轻快了不少,“我先去上课了。”

说完,她转身便走,脚步都仿佛轻盈了许多,像一只卸下了重担的小鹿,消失在回廊的尽头。

熙九凝视着她远去的背影,直到那抹纤细的身影彻底不见。

他缓缓抬手,指尖似是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面具边缘。

面具之后,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一丝几不可察的暖意悄然漾开,嘴角也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勾勒出一个极浅的弧度。

他的鸢儿,还是那么“好骗”。

然而,这难得的温情尚未持续多久,一个女人声音自身后响起,打破了这份宁静。

“熙九长老!”

熙九嘴角的弧度瞬间敛去,转身看向来人。

只见华采苓正站在不远处,一身剪裁合体的藕荷色长裙,慢慢向他走来。

与方才沈时鸢那带着几分雀跃的离开截然不同,华采苓的每一步都仿佛精心丈量过,礼仪周全得无可挑剔。

“采苓见过熙九长老。”华采苓在三步开外站定,微微屈膝行礼,动作流畅优美,声音温婉,“方才见长老在此伫立良久,不知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她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方才沈时鸢消失的方向,语气带着自然的关切。

熙九的目光平静无波,仿佛古井深潭,映不出任何情绪。

“无事。”他淡淡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带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感,“不过随意看看罢了。”

这回答,简洁得近乎敷衍。

华采苓脸上的笑容不变,依旧温和得体,仿佛并未察觉到对方的冷淡。

“是采苓唐突了。”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诚恳,“采苓只是想起,长老曾云游四海,见闻广博,恰好采苓近日遇到了一件事,不知可否向长老请教一二?”

片刻后,熙九才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鼻音,算是默许,“讲。”

“是这样的。昨日是我华家祭祖之日,偶然遇见了三个孩子。”她仔细观察着熙九的反应,继续说道,“那三个孩子粉雕玉琢,十分可爱,言谈举止间,自称是镇南王殿下的子嗣。”

“镇南王”三个字一出,空气似乎又紧绷了几分。

华采苓微微蹙眉,显得十分不解,“采苓自问也算关注朝堂之事,却从未听闻镇南王殿下有三个孩子。”

她说到这里,抬眼看向熙九,目光诚挚,“采苓知晓长老见多识广,可曾听过一些关于王府世子的传闻。比如,这三个孩子的来历,他们的生母又是何人?”

熙九却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反而冷不防地反问,声音比刚才更冷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你问这个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