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君臣奏对(二)

  • 绍唐
  • 诚书惊
  • 2212字
  • 2025-04-06 21:08:24

“那敢问先生,此时朕若是发动全军与叛军交战,该有几分胜算?”

此言一出,整个殿内便短暂地陷入了一种难言的沉默中,即使是徐福也暂时忘记了王婆的事情,不无震惊地想到:陛下竟有现在开战的心思吗?

这当然也是李泌的疑问:“陛下是想现在就发动与叛军的决战吗?”

“当然不是。”

李亨十指交叉叠放在桌子上,对李泌的问题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目前不仅粮草都未到位,而且御营右军成分混杂,士兵磨合的时日不多,还不能够很好的配合。思礼也才刚刚接手,还尚且处在树立威望的阶段,要想真正做到如臂指使,恐怕需要的时间不会短。”

“就算不考虑上述这些,朕不久前才因打了胜仗而称作圣君,又为何要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轻易葬送这个名号?”

李亨以一种自嘲的方式自证自己的清白,

“提出此问,也是想在心中留个底,这样才知道后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做的要以何种方式去做,不该做的又如何巧妙的化解,只此而已。”

“臣明白陛下的意思。”

李泌面上无虞,心下却是略略松了口气。他最怕的就是皇帝因一时的胜利而骄躁,因这种骄躁而小觑叛军的力量,最后草率、盲目地出击——平白让许多士卒送命。

“但即使多智近妖如诸葛武侯,对着安乐公提出《隆中对》之时,也无法保证事后能完全施行。臣据实论一论当前局势,陛下可以作为参考,却不要偏听尽信之。”

“毕竟臣也是人,人力有尽时,百密一疏下,也难免会存在纰漏。”

李亨听懂了李泌的意思,这是在隐秘地劝谏,认为这种战略大方向上的事情应该兼听则明,应该放到朝会上集体去讨论,而不是独独只按他一人的意见走。

“先生所说,朕自然明白。”

“只不过与群臣讨论前,朕还是想先听听先生的看法,心中有底,才不会轻易被糊弄。”

身着白衣的李泌见皇帝反复提及“只是为了心中有底”,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只轻声将自己的想法尽数道出:

“单就以此时的情况来说,第五琦提出的方法虽好,但最后的效果究竟怎样,能够筹集到多少粮食终究是个未知数,更别说其中需要的时间,可能遇到的困难等等。”

“所以臣以为,江淮储粮和榷盐得利当然要重视,但若是将希望全数寄托在这上面,却是大可不必。”

“先生的意思是,第五琦在办事的时候,朕这边也不能闲着?”

“正是如此。”

李泌轻轻点了点头,

“自古以来就没有在一棵树上吊死的说法,第五盐铁使开辟新的财路和运路,陛下这边就当做好管家的角色,尽量以最少的金钱做最多的事情。”

“这不就是开源节流嘛!”李亨恍然大悟。

“开源节流……”

当听到皇帝拖脱口而出的词语时,李泌愣了一愣,

“陛下这词倒还挺形象的。”

“偶得、偶得……”

李亨着实有些尴尬,一时激动之下竟然直接将心中所想吐露了出来。

好在李泌也没这上面过多纠结,只知晓皇帝明白了他所表达的意思后,就继续谈论如何进行“开源节流”:

“隋末时,炀帝不道,民不聊生,遂是群雄并起,逐鹿天下。”

“高祖自太原起兵,历七载而据有天下,然国初创,制度于隋多有借鉴,其中军制更是从北魏之时就已流传于世。”

“各折冲府遍布天下,当时的府兵多是国初以军功得封土地的军户,家财丰厚,以是能够自备兵器甲胄乃至马匹,主动参军为国效力。”

“然则太宗、高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国富民强,行至今上,大唐疆域扩大了不知凡几,用兵之处多在远离中原的边疆,又需要长时间的驻守,朝廷只能按时发放俸禄以留住这些士兵,久而久之这些人就变成了专业的士兵,除了打仗而不行他事。”

这些东西李亨当然知道,无非就是府兵制向募兵制的转化,而对于李泌所说的“节流”是要在哪里节流,他也大抵心中有数。

果不其然,李泌在下一秒就接着说道:“现在节度使辖区虽多靠这种形式招募士兵,但各地的折冲府却依然存在,里间的官员既不事生产,又不干正事,与蛀虫无疑。”

“大唐天下有几百上千个折冲府,假设每个折冲府单单十个官员,国家每年也需要多承担万余人的费用,实在是得不偿失。”

李亨不是没想过这招,可在他的认知里,制度上的东西,比如说节度使、比如说折冲府……这类东西都是需要留到天下太平后去解决的东西。

“先生所说的这些朕当然明白。”李亨将自己的疑问道了出来,“只是如若现在裁撤折冲府的话,不会惹得那些人铤而走险投奔安燕,起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吗?”

“有能力的人自然会看清形势,无能之人即使去投也无伤大雅。”

李泌缓缓地说道,

“况且折冲府日渐空虚,外表看着坚实,内里早就如同虫蛀一般,以陛下此时威望当可镇压之。”

“当然,裁撤也无须一步到位,只先在陛下左近小范围内施行,剩下的,待击败叛军后再行计较。”

其实李亨和李泌都明白,这些折冲府都是银样镴枪头,掀不起什么风浪。

麻烦的是其中的那些白吃国费之人,那可都是各大家族安排进去的,什么镀金的、混吃等死的……应有尽有,一旦要动折冲府,就是动了这些家族的利益,到时人家是不能把你怎么样,但能糊你一脸屎,把你恶心死。

而面对这样的情况,李泌提出的小范围裁撤这样的办法,也大概是基于“这种时候能省一点是一点”的考虑。

“先生的意思,朕大致知晓了。”

李亨眸子动了动,他很好地吸收了李泌的观点,于是决定把这件事提出来,让朝臣们讨论讨论再作决定。

“只是讲了这么久,先生好像一直都没回答朕最开始的问题。关于怎么做这件事,也又绕回了粮草上面。”

“那不如朕就问得再明确一些。”

“现在朕应就暂待灵武默默积攒实力,还是领军东进以示决心?”

“不管如何选择,又有哪些事情是必须要去做的,哪些事情是做了之后对平叛有利的?”

“假设过程不出意外,现在的胜率有几分?待做完一些事后又有几分?”

“朕心中诸多疑虑,还望先生予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