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三杆秤(终)

李看海脸色一僵,有些尴尬的说:

“我们校尉和力士只能从传功阁领凡阶上品的武学和内功,到现在还没有资格更换。”

“只有成为小旗,才能领取后天级别的秘籍。”

颜虎点点头:“原来如此,你擅长什么武学?”

“拳脚类的。”

闻言,颜虎转头看向那位一直在旁边默默等候的伙计。

他在帮吴德包扎止血后,就一直等在这里。

“纸笔。”

伙计连回话的闲工夫都没有,直接冲了出去。

然后他从商铺的桌面上取来一副纸笔,交给颜虎。

接过纸笔后,颜虎便开始写了起来。

李看海和莫玉大概猜到他在做什么,彼此对视一眼,眼中闪过诧异,都不敢打扰颜虎。

片刻后,颜虎抬起头来,将几张纸整理一下交给李看海:

“这里是一套后天上品内功《金刚不坏》和凡阶上品拳脚《无相手》。”

颜虎面露遗憾的说:

“可惜了,你若是擅长刀法,我还能给你更好的武学。”

“只是我手头上的拳脚武学最好的便是这凡阶上品的东西了。”

然而在颜虎眼中无足轻重的武学内功,却是李看海视之如珍宝的东西。

李看海受宠若惊的双手接过,跟莫玉二人一起,朝着颜虎连连鞠躬致谢:

“多谢颜大人!”

他满眼惊喜的看着手中秘籍,心中想道:

“我本以为颜大人只会给我一本凡阶的内功,没想到竟然是后天级别,甚至是后天上品的内功。”

“而这无相手虽然是凡阶上品,但是玄妙无比,远非其他凡阶上品拳脚武学所能比拟。”

一本好的内功对于寻常武者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内功品质越高,修炼速度就越快。

不过修炼品质过高的内功需要相应境界的积累,才能顺利修炼,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比如后天武者修炼先天内功,速度不如先天武者修炼先天内功。

甚至还比修炼后天内功还要慢一些。

这就是因为后天境界武者的体质和武道感悟,还不足以支撑修炼先天品质的内功。

但对于刚入后天境界的李看海而言,一本后天上品的内功,便是他能修炼的最佳内功。

甚至这金刚不坏也非寻常内功,是由共计九本内功取长补短融合而成。

其中还有极其浓郁的道法,若是李看海天赋的确出众,还能借此掌握道法。

“修炼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来问我。”

“那属下就斗胆叨扰颜大人了。”

恰好此时,几位商行的伙计将所有账本抱在手上,小心翼翼的来到颜虎身边。

带头的那位伙计便是一直被颜虎呼来唤去的那一位:

“大人,吴德商行所有账本都在这了,其他伙计根据您的吩咐出发前往卫所,现在应该已经到了。”

颜虎轻轻点头,朝他们招了招手:

“跟我走吧。找两个人,把掌柜扛走,两条腿随便扔了吧,但别留在这里影响百姓生活。”

有人心里吐槽:

“一双腿的影响,哪里有你当街砍人的影响大啊。”

他抬起头,却对上颜虎那双冰寒幽邃的眸子,仿佛看透了他的内心所想。

此人立即低下头,将脑袋缩了起来。

紧接着,颜虎带着这群吴德商行的伙计,浩浩荡荡的回了卫所。

临走之前他对李看海说:

“今天给你放个假,好好陪陪夫人。”

望着颜虎一行人离去,李看海眼神火热,仿佛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莫玉见他这幅模样,莞尔一笑:

“看来你福缘不浅,能遇上这样的上司。”

李看海轻轻抚摸她的脸庞:

“能遇上你,也是我福缘不浅...”

紧接着,二人手牵着手回了家。

次日,有关吴德商行的调查结果便被颜虎张贴在街头巷尾的告示栏,公布了出来。

一圈又一圈的人将告示栏围了个水泄不通,对着告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天哪,要不说这些做生意的最赚钱,至今白白赚了不少于几十万两银子了。”

“这杀千刀的掌柜,从十几年前就开始这样做,刚开始一斤少半两,后面一斤少一两,现在半斤少一两。”

“这狗东西的钱就该退回来,赶紧查抄得了。”

“你看!”

有人惊叫一声,手指着告示的最后几行字。

众人闻言纷纷看去,即便是挤在后面看不见告示的,也要踮起脚尖凑个热闹。

“那丙午街的小旗说,每笔交易都有记录,让从那商行买过药的,到铺子里领钱?”

“真的假的,还有这种好事!”

不少人看过后,倒吸一口凉气:“竟然是真的!”

“不过只有那些少拿了药材的才能补钱,别的人不行。”

“那也够了啊,毕竟咱们丙午街有多少人没在吴德那狗东西的药铺买过?”

按照告示上说,接下来吴德商行的所有商铺都会被一家外来的商行接手。

原本买过药材但是缺斤少两的,根据账本记录,退还缺少的那部分药钱。

除此之外,按照账本上百姓光顾的次数,每个人都有额外的补偿。

当然了,这些钱全部都出自吴德商行的积蓄。

大部分无辜的伙计都会收到一笔钱作为补偿。

可以选择留下继续在新的商铺工作,也可以借此机会换一份。

不过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留下,毕竟干出那种缺德事情的也不是他们。

而身为掌柜的吴德因为涉案金额之大,按照京城律法已经被颜虎拉到菜市场问斩,引起不小的风波。

甚至问斩当场还有北风堂的人出言劝阻,却被颜虎无视。

血甚至溅到那些北风堂喽啰的脸上,可以说挑衅意味十足。

如此一来也是当着无数围观百姓的面,正式与北风堂划清界限、势不两立了。

负责张贴告示的李看海艰难挤过人流,一路狂奔回到卫所。

颜虎见他回来便放下手上的卷宗,随口问道:

“群众反响如何?”

李看海满脸喜色,情绪激动的说:

“群众们都赞成我们的做法,还有人说那份钱宁肯不要,捐给我们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