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羽扇纶巾谈笑间(八)

“赤盏辉,今夜且先做好布置,谨防宋人狗急跳墙。”

赤盏辉抱拳领命,呼啦一下,将饮尽的陶碗重重搁在案上。

牛皮甲胄随着起身动作哗啦作响,他起身大步踏出桌案,带起的风卷得帐中烛火一阵乱晃。

兀术用木勺搅动着碗中暗红的狗血粥,热气氤氲间继续嘱咐:“宋人借滹沱河水构筑防线确是妙招,但若能在其水门处撕开裂口,反倒是宋人难受了。”他忽然停箸盯着对方,“切记不得强攻,真定府能拿就拿,不能拿便不拿,二哥筹划的军略不容有失。”

“末将省得。”赤盏辉抹去胡须上的粥渍,“既然种师中出城求战,攻城器械便不用造太多了吧?”

兀术摆手示意同意,赤盏辉领命后大步离开营帐,牛皮帐帘在寒风中来回摆动。

兀术盯着案上残留的狗血粥渍,手指无意识敲打檀木案边缘。

“来人,将地图拿来。”

立即便有亲兵取来标注军情的羊皮地图挂于木板之上,兀术在摇曳烛光中凝视真定府周边地形,他又取来笔墨画了两笔,被挖出的滹沱河支流如同青筋般盘绕在真定府城郭四周。

“传令完颜术列速部。”兀术突然抬头对帐外喝道,“令其三千重甲步兵天明前移至宋人挖出的河道处,用沙袋填平河道。“两名书记官疾步入内记录军令,铁甲碰撞声惊得烛火猛地一晃。

他抓起朱砂笔在地图划出三道箭头:“命韩常率五千签军分三路:西路沿河岸广设鹿砦,中路每隔百步挖五尺深陷马坑,东路伐尽三里内林木充作攻城器械。”笔锋突然顿在城南驿道,“再调两百轻骑轮番巡哨,凡见宋军信使立即截杀。”

亲兵捧着令符欲退时,兀术又补道:“让讹鲁补的契丹马队扮作流民,看能不能找机会混进城中去。”

“再命人隔阵呐喊,若能献城归降,赏金百两赐千户。”

话音刚落,兀术抽出佩刀,刀刃刮过地图表面,在地图上的真定府上留下细长刮痕。

他忽然转身对值守谋克追加命令:“明日辰时召集各营猛安,我要亲自布置冲锋序列。”

....................

而此刻千里之外的汴梁城内,一道裹着玄色披风的魁梧身影悄然翻入李纲府邸。此人步履沉稳带风,纵然刻意收敛仍掩不住行伍气息。

“大人等您多时。”候在角门的灰衣仆从低语,引着来人在廊柱阴影间疾行。穿过重重门隘后,两人一同闪入书房。

“下去吧。”

李纲挥手屏退仆役。

待门闩扣紧声落,种师道才解下披风,风霜纵横的面容在烛火中忽明忽暗。

“自古忠良竟要效魑魅夜行,当真荒谬至极。”他抚过腰间雁翎刀鞘,喉间滚出沉闷叹息。

李纲搁下狼毫,宣纸上“整军”二字洇开墨迹:“上皇銮驾将返,你我见面还是得背着点人。”

“何大人还没来吗?”种师道再问。

“来了!”

话音未落,雕花木门骤开,但见紫袍玉带者昂然跨入,走了个虎虎生风。

“何大人。”种师道恭敬行礼。

御史中丞何栗摆了摆手:“无需多礼。”

大宋为制衡相权特设谏官体系,御史中丞总领谏院,其权柄之重堪比副相。

“李伯纪,深夜唤我前来所为何事?”

何栗单刀直入正题,不屑与李纲客套。

“为救太原。”李纲说道。

“听到完颜宗望渡河北返,完颜宗翰也已自泽州撤兵。”种师道补充道。

“如此,可以说是汴梁无忧了?”何栗蹙眉。

“黄河以南已经没有金虏的军队了。短时间来看,汴梁确实无忧了。”种师道肯定道。

“那你们的意思是?”何栗继续问。

“明日我会上书官家,详陈太原救援之事,还望文缜莫要阻拦。”李纲淡淡道。

“我懂了,李相公的意思是要我等谏官分清主次,助你维持大局,劝谏议大夫不要没事找事了?”何栗冷笑道。

察觉到何栗情绪不对,人情练达的种师道连忙对着李纲使了一个眼色,可李纲却对此不管不顾,反而是重重点了点头:“诚如是也!”

“诚如是?”何栗直接笑了,浑身被气得发抖。

“嘭!”何栗重重一拍桌子,震得案上墨迹四溅,流了一地。

“李纲,你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

种师道绝望地转过了身,不想牵扯进文官的争斗之间去。他早该想到的,李纲人如其名,只剩刚了,指望他能虚与委蛇低下头对何栗说些好话,还不如多在官家那边用用心!

何栗却是不依不挠,依旧昂声道:

“一参尔勾连将相,暗通枢密之权。”

“二参尔培植私党,阴控台谏之言。”

“三参尔轻蔑天威,擅专军国之断。”

“李纲罪恶滔天,按我大宋祖制,被言官参谏,李相公该请辞了吧。”

“何栗,你欺人太甚!”听到何栗所说,李纲被气得浑身发抖,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也不惯着,当即驳斥。“你若执意要上这道弹章,我李纲立身持正,何惧尔等鬼蜮伎俩!待明日紫宸殿上,自当在御前与你辩个分明!这青史如镜,官家圣明,且看是照出谁人肝胆,谁家魍魉!”

种师道听着愈发尖锐的指控,已然对于暂且搁置争议,联合救援太原的谋划不抱希望了。

若何栗当真罗织罪名上奏弹劾,以官家近来对李纲的猜忌,这位主战派宰相被罢官问罪几成定局。届时主和派必趁机反扑,朝堂刚因金兵退却稍显平稳的局势,转眼便会陷入更凶险的党争漩涡。

而此刻,更令他感到焦灼的则是眼前剑拔弩张的场面,何栗紫袍玉带咄咄逼人,李纲青筋暴起紧攥砚台,两位当朝重臣竟像市井泼皮般隔着书案怒目相视。

但凡其中哪位被砚台砸破额头,或是撕扯间拽落了官帽,明日御史台的弹劾奏章怕是都要用马车来装!届时莫说太原危局,恐怕连今夜密会之事都会变成“边将勾结宰执意图谋反”的铁证。

种师道下意识按住腰间剑柄,又触电般松开。文臣争执武夫亮刃,这罪名足够诛他九族。眼见二人气氛愈加紧张,他只得横身插进两人之间,魁梧身躯硬生生隔开两道迸溅火星的目光。

“二位大人....”种师道本要开口劝和,但话刚说到一半,便被何栗所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