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亮,晨曦如同细腻的薄纱,轻柔地铺洒在通往京城的官道上。
一辆马车缓缓驶来,车轮滚滚,扬起淡淡的尘土。
车内,沈婉兮身着苏念芙为她精心准备的华服,端坐着,神情却难掩紧张与忐忑。
她的手不自觉地攥紧衣角,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双眼透过车窗缝隙,紧紧盯着京城那高耸的城墙,随着马车的行进,那城墙越来越近,她的心跳也愈发急促。
为了这一刻,她和苏念芙曾反复商议,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无数次的推敲。
她牢记着苏念芙对尚书府的描述,对尚书夫妇的性情喜好的介绍,努力让自己从里到外都像极了苏念芙。
终于,马车在尚书府的朱漆大门前停下。
沈婉兮深吸一口气,缓缓下车。
抬眼望去,尚书府巍峨壮观,飞檐斗拱,气势恢宏。
朱门两侧,威风凛凛的石狮张着大口,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尚书府的威严。
门口的家丁见有马车停下,立刻上前询问。
沈婉兮镇定地递上苏念芙的信物,家丁看到信物,脸色一变,急忙转身进府通报。
不多时,尚书夫妇在一众丫鬟仆人的簇拥下,匆匆迎了出来。
尚书苏宏年近五旬,面容威严却不失慈爱,身着锦袍,步伐稳健。
尚书夫人林氏,衣着华贵,眉眼间满是温婉,眼神中透着对女儿的关切。
他们看到沈婉兮,又惊又喜,快步迎上前去。
“芙儿,你可算回来了!”林氏激动地拉住沈婉兮的手,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泪光闪烁,“这些日子你在郊外养病,可把为娘担心坏了。”
沈婉兮看着眼前这两位陌生又熟悉的长辈,紧张得手心全是汗,她强装镇定,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父亲,母亲,女儿回来了。让你们担心了。”
沈婉兮按照事先与苏念芙商量好的说法,缓缓说道:“女儿在郊外养病期间,幸得一位高人指点。
高人不仅医好了女儿的病,还传授了女儿许多道理,让女儿顿悟,性格也因此有所改变。”
苏宏和林氏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们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女儿,确实觉得她与从前有些不同,言行举止间多了几分沉稳与坚毅。
但想到女儿大病初愈,又得高人指点,便也未过多怀疑。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苏宏欣慰地笑着,眼中满是父爱,“这些日子你受苦了,以后就在家里好好休养。”
沈婉兮微微颔首,乖巧地应道:“多谢父亲,女儿定会好好陪伴在您和母亲身边。”
在众人的簇拥下,沈婉兮走进尚书府。
府内庭院深深,雕梁画栋,繁花似锦,绿树成荫。
假山池沼错落有致,亭台楼阁相映成趣。
丫鬟们身着统一服饰,恭敬地站在两旁,看到沈婉兮,纷纷行礼。
沈婉兮在丫鬟的带领下,来到自己的住处。
这是一座独立的小院,环境清幽,院内种满了各种花卉,此时正值花期,花香四溢。
主屋布置得精致典雅,黄花梨木的桌椅,雕花的床榻,锦被绣枕,无不彰显着主人的尊贵身份。
沈婉兮打量着这个陌生的房间,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找出真相,为苏家与沈家洗刷冤屈。
待丫鬟离开后,沈婉兮立刻行动起来。
她开始仔细翻找苏念芙可能留下线索的地方。
她先是打开衣柜,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华服,每一件都价值不菲。
她一件一件地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口袋和衣角,希望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接着,她又来到书桌前,打开抽屉,里面放着一些书籍、笔墨纸砚和一些杂物。
她逐页翻阅书籍,查看是否有夹带的信件或纸条;又仔细检查笔墨纸砚,希望能发现隐藏的信息。
然而,一番搜寻过后,她却一无所获。
房间里安静极了,只有她沉重的呼吸声。
她有些沮丧地坐在床边,眉头紧锁,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