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苏家私塾

苏家的私塾请的是位德高望重的夫子,原先的山东大儒,官拜翰林院学士,致仕后被请来授课,世家大都是冲着他的名号把家中子女送来。

更何况与苏家那层不远不近的亲戚关系,他们李家对才学颇为重视,顺理成章的把她送来听学。

重新回到这间书院,李清和心情复杂,内心充满了不安。

她完全是按记忆往里走。

穿过四角方亭,越过中间的那座假山,总觉得背后有人跟着。

她加快脚步,越后面的脚步声随之变得越来越急促,直到突然被人拍了一下把她吓了一跳。

一张秀丽的脸映入眼帘,那人毫不顾忌的笑了起来,是她的好友陆临春,并不知道自己把人吓着了,自顾自的逮着她左看看右摸摸的问:“你终于来了,我看看好点没?”。

李清和没有反应过来。

对方摸着下巴围着她转了转,又看了看,自说自话:

“腿脚挺利索,看来没有问题”。

端午在一旁看着,眼珠子瞪的老大了,不禁咋舌,陆姑娘可是练武的,她家姑娘手无缚鸡之力。

李清和看到她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瞬间,内心激动,与其说激动,她的出现对她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救赎,话到嘴边却吐不出来,眼含热泪。

失而复得的喜悦,想说的千言万语只能汇成一句:“临春”。

这一声恍如隔世。

她们真的好久没见了。

最后一次见面,她穿着大红喜袍坐在轿子里,送亲的仪仗已经出了城门,她不顾一切的追上去。

临春隔着轿帘泪水爬满面庞,紧紧地握着她的手,满是不舍,摸着她的脸说:“清和,我很羡慕你”。

羡慕你可以嫁给苏子林。

最疼爱她的外祖母也在这一年去世,于她来说她举目无亲。

她如何受得了这样的打击,没了大长公主的庇佑,皇上、顾家,所有人都在逼她离开,除了答应远嫁和亲别无他法,所以她想离开。

原来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造成她悲剧结局的推手之一。

那天她追着送亲的仪仗跑出了城外,直到精疲力尽,泪水模糊了双眼,可无论如何她都追不上了。

陆临春感觉她奇奇怪怪的,像哭又像笑的,以为是怪她没去看她,于是解释:“我回陆家了,他们真多事,说什么也不让我出来”。

说到陆家她神色暗淡。

众所周知她是由外祖母崇宁大长公主抚养长大的,她的生母重嘉县主是长公主唯一的女儿,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不到一年他爹娶了继母进门,又添了一双儿女。

俗话说,有了后娘就有后爹。

大长公主不愿这唯一的外孙女受委屈,把她接到身边抚养。

这一养就是十年。

十年来陆家未尽抚养之责,但人言可畏,孝字当头,她隔一段时间要回家小住几天,但每次都闹得不愉快,这次想来也不例外了。

“好了,我没怪你”,李清和主动挽上她的胳膊如之前一样,从未分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