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了,黎老师叫我上讲台,将一个信封交给我,说是黄老师特意交代留给我的,听到这句话,我瞬间回过魂来,欣喜若狂地谢过黎老师。黎老师大概也没遇上过这些事情,不明白我为啥那么激动,就离开教室了。
我本想立即拆开信封看看黄老师给我写了什么,但想想在教室里人多,尤其是那个刺头赵虎,一不留神也许就把信给撕了。我压下心里的念头,将信封夹在上语文上册课本里。
随后我认认真真地听完每一节课,放学后回家我恢复正常,和小伙伴们有说有笑,只是手时时压在书包上,一直到了家里。吃过晚饭并且把家务活干完后,我回到房间拿出信封,看着封皮上用圆珠笔写着的清秀字迹:吴晶亲启,黄丹琳书。
信并不长:
吴晶同学: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老师已经离开了学校。春节不知道客家人的菜肴是否有什么特色的菜呢,我也想去尝尝。
短短的几个月里,我在班里深深地感觉到了同学们那纯朴的感情,或许你尚未能理解“纯朴”这两个字的意思,等你到了大山外就能明白了。
老师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给学生上课、教学,因为我还没有毕业,只是到你们学校去实习。过了春节我仍然要回到县师范学校完成最后的学业,毕业后才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班上的同学当中,你是最喜欢学习的,也是最自觉完成作业的人。老师第一次去你家里的时候,你的奶奶给我的印象是富贵人家的千金,知书达礼;与她的外表完全不相符,不,准确的说,奶奶那黝黑的皮肤下掩盖不住她那颗热爱读书的心灵。
老师一直希望能上大学,去很远的地方教书,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我希望你能继承老师的愿望考上大学,闯出那片贫困的大山。
亲笔:丹心向阳
日期:1981年4月1日
快乐的时光不留人,尽管老师写得很短,也许是时间太匆忙吧,可是我能感受到老师对我们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而且信笺的右下角有折皱的痕迹。
看完信,我躺在床上想了很久,我从未见过有人夸奶奶用“知书达礼”的词语,父母也是大字认不得几个的人,尽管有很多故事和俚语流传下来,但能写字的很少很少。
那一晚,我把信笺认真地沿着折痕原样折叠,放入信封,随后想了想,悄悄摸到厨房翻到过年时用剩下的浆糊瓶;返回房间粘好信封口,又把浆糊瓶放回原处。
信封放在枕头下面,我枕着睡得很香,依稀记得梦了很久,朦朦胧胧的,只记得黄老师穿着那一身熟悉的衣裳,不变的笑容对着我说:“吴晶,恭喜你考上大学啦!”
再后来,我就醒了,望着窗外灰暗的天空,我发誓一定要上大学。只是我不会知道,那条路远比大山的路更弯曲、更遥远、更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