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糊涂还是较真

李一然的母亲最近从县城到绿都市看病,周晓霜作为准儿媳,帮忙联系医院、找大夫,把老太太安排进了本地最大的医院。老太太得的是胆结石,李一然作为儿子,本应床前尽孝。但身为公务员的他,突然接到领导通知,要到县里出差几天。最近李一然正是提副科的关键时期,他不想浪费此次与领导同行的机会。可他早年丧父,亲戚都远在300公里以外的老家,两难之下,只好求助晓霜。周晓霜二话没说,向公司请了一星期假,专门照顾李一然母亲。

李一然母亲做完手术后,医生交代以清淡口味的食物为主。周晓霜就在医院食堂办了一张饭卡,每天给李一然母亲打一些清淡的饭菜。刚开始两天还好,李一然母亲没说什么。到了第三天,吃完早饭后,老太太突然说,自己并无大碍了,周晓霜不必时时刻刻在医院陪护。

周晓霜本以为老太太是不好意思,便说没事,这都是应该的。

“你会做饭吗?”李一然母亲突然问道。

周晓霜18岁到绿都上大学,一毕业就成了享受“996”待遇的打工一族,别说做饭,有时吃饭都成问题。

“现在工作忙,不怎么做了。”周晓霜没有直接回答会还是不会。

“这医院里的饭啊,都是大锅菜,没有味道口感还差,还是自家做的好吃。”

周晓霜明白了,老太太不想吃医院的饭了,想让自己做饭给她吃。

“阿姨,您想吃什么,我可以试着做一下。”周晓霜硬着头皮问。

“我现在没胃口,什么都不想吃,就想吃老家的浆面条。”老太太给周晓霜出了个难题。

“那行,我回家试着做做吧。”

因为常年做销售,周晓霜养成一个习惯,不管客户提什么要求,都先答应下来。等过几天后,再将自己如何上级反映客户需求,如何为客户据理力争的情况反馈给客户,最后给出一个折中办法。一般客户都会同意折中办法,而且还会对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表示认可。

周晓霜边从医院出来,边上网搜索浆面条的做法。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不是一款普通的面条,还需要提前准备豆制品发酵物,发酵的过程至少需要24个小时。

周晓霜有些疑惑了,李一然母亲不可能不知道浆面条的制作流程。老太太是真的特别想吃,还是在刁难她?

她只好给李一然打电话。

“一然,阿姨想吃浆面条,让我给她做,可网上的制作流程还挺复杂的,你有什么简单的办法吗?”

李一然正跟着领导在县里调研,就敷衍周晓霜说:“就是普通的汤面条,找不到芝麻叶的话改成芹菜叶就行,最后淋点芝麻酱。”

周晓霜见李一然说的挺利索,以为他从小吃的浆面条就是这样做的,就照着李一然的说法回家准备了。

中午,周晓霜提着饭盒出现在李一然母亲的病房里。饭盒还没打开,周晓霜就先解释道:“阿姨,浆面条我不太会做,可能不是您平时吃的那种口味,您先尝尝,要是吃不惯,我再给您买别的。”

周晓霜本以为自己先把道歉的话说在前面,即使面条不好吃,老太太也不至于怪罪自己。可是当她把面条盛出来,端到李一然母亲面前时,清楚地听到了“啧”的一声。

虽然声音不大,却好似一支冷箭,直插周晓霜心口。

李一然母亲皱着眉头,尝了一口,没有说话。

周晓霜试探地问道:“是不是不好吃啊,要不我再买点其他的吧。”周晓霜此刻有些懊悔,自己只顾着做面条了,应该再买点其他食物,以备面条不合老太太胃口。

“不用再买了,做了这么多,不吃多浪费啊”李一然母亲并没有评价面条是否好吃,只是一根一根地吃着。

“没关系,面条我吃,您想吃什么,我再去买。”周晓霜此刻竟觉得自己有些卑微。

周晓霜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对她找了个县城的男朋友很满意。况且李一然也很争气,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省会的机关工作,虽然没有周晓霜挣得多,但社会地位不一样。周晓霜也无数次幻想过,若干年后,李一然获得一官半职,自己也体验一下“官太太”的生活。

“你是农村出来的,应该很会做饭啊?”周晓霜想不到李一然母亲竟会把出身和做饭扯上关系。

“我父母都很重视学习,想让我考个好大学,几乎不怎么让我干家务。”

“那不对,你看你虽然大学毕业,不还是打工的嘛,你要是连饭都不会做,怎么照顾丈夫孩子啊?”

“我会学的,现在网上有教程。”周晓霜虽然时刻保持微笑,但心情缺越发沮丧。

“女人啊,不能光想着自己,要多为家庭考虑。”李一然母亲似劝导似训诫,周晓霜只是微笑点头,不再回应。

结束了和闺蜜的小聚后,南博回到家中,陈锋依旧还在单位加班。她洗漱完毕,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其实在她看来,周晓霜和李一然不是分手,就是情侣闹别扭。

周晓霜在李母这里受到委屈,肯定是第一时间找李一然倾诉。李一然出差在外、业务繁忙,可能没有意识到李母的行为对这个没过门就在医院照顾她母亲好几天的女人来说意味什么。李一然第一反应肯定是维护大病初愈的母亲。因为他对母亲心存愧疚,他想通过各种方式去弥补或者去证明,他不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他不是一个自私的人,甚至不惜牺牲周晓霜应得的尊重。

南博想,如果周晓霜和她一样,已经结婚8年,遇到类似问题,可能根本就不会和另一半谈起。即使有完美的爱人,也不会有完美的家人。想要得到满足的前提是,不要期望太高。

南博不知道周晓霜在听到这些过来人的“消极言论”后,会不会对现实“缴械投降”,毕竟7年的青春,她已经输不起了。

“叮”打卡成功提示,拉开了南博一天的工作序幕。

办公室改造方案,已经通过社里审核,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度,南博决定分区域实施改造。

“小刘,你去通知一下运营部,上午10点之前,把所有物品整理好放到会议室,今天他们部门全部在会议室办公。”运营部主要任务是广告,相较其他部门来说文件资料较少,再加上大部分人员都需要外出跑业务,所以从他们部门开始施工相对简单。

文员小刘接到主管指令后,立即传达给运营部。

三分钟不到,运营经理乔艾伽就出现在南博的办公室里。

“南主管,我们今天约了一个重要客户到单位见面,今天能不能先在其他部门施工啊?”

“施工计划表上周已经发到工作群里了,各部门都按照计划对工作进行了调整,临时改变计划恐怕不行。”南博可不想因为任何事情打乱阵脚。

“今天的客户很重要,谈成了可是几十万的广告费,要不你明天再开始施工。”乔艾伽并没有放弃的意思。

南博意识到,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博弈又开始了。其实都是站在各自工作的角度考虑问题,并没有太大矛盾,但她必须把事情处理得当。如果遵循乔艾伽的想法,她不仅要向装修公司和家具公司重新商定施工和安装计划,还要去和马社长解释为什么没有如期开工。更重要的是,如果她让步,就会让其他人员觉得行政工作永远在业务工作之下,即使早已定好的事,也能因为运营经理一句而推翻。南博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可是,耽误报社创收的罪名她也是担不起的,她必须想一个两全的办法。

“你们和客户会面的流程是什么?”南博打算先把情况弄清楚。

“主要是向对方展示咱们之前的广告产品和针对客户需求介绍初步广告方案。”

“会议室的场地和设备能否满足要求?”

乔艾伽想了想,“可以,可是会议室不是要放我们部门所有的设备、资料吗,再说我还想让客户参观一下我们部门的广告展示墙。”

南博说:“你们的所有物品我找地方另放,我会跟施工队伍交代,先从广告展示墙以外的区域开始施工,客户到了之后,你先让客户参观展示墙,然后再把客户引到会议室。”

乔艾伽见自己提出的需求都被满足了,说了一句“那行吧”就走了。

南博赶紧给大楼物业刘经理打电话,让他找个仓库储存广告部的办公物品。平时南博时不时都会给物业经理送个小礼物,对物业管理费也都是按时缴纳,所以刘经理也很乐意给南博行方便。

南博工作中需要面对很多这样“小问题”,问题虽小,但南博必须快速做出决断,一旦她表现出无法应对的状态,对方可能就会借机将矛盾升级,南博可不想让领导认为自己没有掌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