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重大科研项目

物理实验室。

杨青已经等在这里,看着苏陌急冲冲的过来,连忙招了招手。

“师兄,到底是什么事情啊?”

苏陌从后面赶了上来,看着神色有些凝重的杨青,一脸错愕的问道。

“杨老师没跟着你一起来吗?”

杨青朝着周围打量了一眼,没有发现杨济的身影,不由得有些纳闷道。

“杨老师也要参加吗?这不是有什么重大的事情?”

苏陌愣了下,看向面前的杨青,等待着他的回答。

“具体的事情等到我们进去了再说吧!”

杨青打量了一眼周围,发现没什么人之后,这才带着苏陌朝着房间里面走了进去。

在进去之后,杨青直接将外面的铁门关上。

“滴滴!”

伴随着两道清脆的电子音响起,苏陌稍微转头回去看了一眼,发现这个门竟然是电子指纹密码锁。

这种东西,就算是放到后世的高校里面,基本上都是用于存放保密级别比较高的东西。

毕竟电子指纹。

这个东西绝对一一对应。

再加上这种锁是有人数限制的。

所以估计只有少数的几个人有进去的资格!

苏陌打量了一眼之后,没有说话,跟着杨青两个人朝着最里面的会议室赶了过去。

进入到会议室之后,苏陌环顾了周围一圈。

已经坐着不少人。

在他们的面前,都放着一个身份铭牌。

只不过这个铭牌上面,写的并不是这些人的名字,而是一个大的门类。

距离苏陌最近那张桌子上放着的铭牌,只有三个字。

机械组!

苏陌大致扫了一眼。

这上面的铭牌分为机械,电气,数学,物理,传动等等……

苏陌在杨青的指引下,坐到了数学组后面的位置。

借着这个机会,苏陌将旁边的杨青师兄直接抓过来,有些好奇地问道:“师兄,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说要进行学科评比了?这基本上将大部分的工科和理科都召集过来了!”

“学科评比?”

对于这样的说法,杨青也是一愣,旋即摇了摇头:“比这个还要重要很多的事情,你先别着急,等到专家都来齐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正想着的时候,杨济跟着一位老专家直接从外面走了进来。

两个人似乎比较熟悉。

在进来之后,这位头发都已花白的老者,径直坐到了机械组的位置上。

杨济则是来到了苏陌的面前。

偌大的数学组,好不容易来人了,而且还是自己认识的,苏陌将位置挪动了下,来到杨济教授的身后。

“杨老,这到底是什么事情啊,神神秘秘的,杨青都没告诉我!”

杨济转头看着苏陌,整个人也是愣了下,不过片刻后还是恢复了过来,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小苏啊,没想到你也受到邀请了,看来这次的主办方很有眼光啊!”

主办方很有眼光?

这到底说的是什么啊。

苏陌听着的时候,只是觉得一头雾水。

完全不知道杨济老先生到底在说些什么。

“杨老师,这个到底是什么事情?您不知道我参加了?”

苏陌抬头看向杨济,到现在他都是有些莫名其妙。

杨济摇了摇头:“不知道,像这种级别的会议,基本上都是临时通知的,我要不是在门口碰到了,我也不知道有谁会参加这次会议!”

“而且说实话,这种保密级别的会议,能参加的人,身上基本上都是带了密级的,所以你突然出现在这里,还真的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杨济呵呵一笑,然后看向苏陌:“不过也没关系,就你拒绝哈弗邀请这件事,估计他们也是考虑进去了,所以这次才邀请你,剩下的手续这些东西,后面都可以慢慢地补充。”

“那这到底……”

听到保密这两个字的时候。

苏陌的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水木大学可是全国范围内顶尖的学府。

涉及保密的事情,那么只有可能是国家的科研重点项目。

也就是在苏陌跟杨济老先生闲聊的时候,周围的人也差不多都渐渐地来齐,苏陌打量了一眼周围的情况,基本上坐在桌子上的,都是一些头发已经接近半白的中年人。

他们的脸上带着厚厚的眼镜片,一看就知道多半应该都是老学究和专家了。

至于他们身后坐着的这些,差不多都是一些已经上了年纪的中年人,多半应该是他们博士生。

没多久的时间,一群人挺着笔直的腰板从外面走了进来。

光是看着他们的样子,苏陌揣测到,这些人多半应该都是军方。

为首的那个人直接走了进来,在主位坐下。

“各位,今天找大家过来,主要是想探讨一下关于飞行器控制等相关问题,而且准备研究新一代发动机的相关技术性研究,论证矢量发动机的可行性,在座的都是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我们呢,主要就是负责开场,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建言献策!”

多多建言献策!

抛砖引玉的话说话,周围站着的那一排排的人,直接从手里面取出一堆文件,交到各位专家的手中。

这些文件里面,大部分都是关于机械结构的设计等等。

空气动力学知识。

杨济老先生浏览了一遍之后,将整个材料转手递交给旁边的苏陌。

苏陌在仔细翻看之后,心中也是不由得震惊。

现在才是2011年初的时候。

国家早就开始布局矢量发动机的计划安排。

看完之后,坐在主位咳嗽了一下,然后开口道:“各位专家,不知道你们在看完之后,有什么这方面的想法?”

“或者在目前的三种论证方案中,不知道各位专家更倾向于哪一种!”

三种论证方案。

苏陌低头看着自己手里面的文档,仔细翻找一下。

弹射起飞,滑跃起飞,垂直起降!

这三种方式!

在场的不少专家都是纷纷对视一眼,其中一位航空航天专业的专家站了起来:“本次研讨的方案,说是三种,但是实际上是两种,滑跃起飞对轨道甲板的要求很多,若是夹板的距离不够,会导致飞机无法起飞与降落,而且目前国内的减速索装置的材料问题尚未突破,飞机强大的冲击力,会导致减速索直接绷断!”

在他说完之后,另外一个专家举手示意,站起来开口道:“刚才这位先生相当于是反对滑跃起飞了,这里面当然有不少的弊病,尤其是对轨道甲板的要求等等,但是我觉得,就目前而言,滑跃起飞的技术成熟度最高,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入到实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