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壶中日月长

晨钟荡开山岚时,许宣正用松烟墨在黄麻纸上勾勒符胆。笔锋悬在“敕令“二字上微微发颤,檐角铜铃忽地无风自动,一滴墨汁坠在纸面,晕开成玄龟负图的纹样。

“又失败了。“他轻叹着搁下狼毫,袖口扫过案头《云笈七签》,惊起几片银杏金叶。这是穿越的第五个年头,崂山道观的藏经阁仍像座望不到顶的塔,层层叠叠的竹简木牍间游动着蠹鱼银光。

门外传来细碎脚步声,十二岁的小道童清风扒着门框探进脑袋:“明道师兄,师父说今日有贵客,让您去采些朝露茶。“

许宣应了声,起身时腰间青玉葫芦撞在檀木案角,发出清越鸣响。这葫芦是老道去年重阳所赠,说是用终南山紫玉髓雕成,内中自成天地。他摩挲着葫芦肚上天然形成的云纹,忽然瞥见窗外闪过一抹朱红。

山门外站着个锦衣少年,约莫十七八岁,月白缎面靴沾满泥浆,怀里竹篮盛着水灵灵的蜜桃。许宣瞳孔微缩——这场景与《聊斋》记载分毫不差,正是王七拜师的开端。

“我要学穿墙术!“清亮嗓音惊起竹梢翠鸟,“听说崂山仙长能剪纸为月,我愿奉上...“

老道拂尘扫过少年头顶的动作,让许宣想起五年前那个春日。彼时他刚穿越成崂山县首富之子,在逛庙会时听闻“崂山道士“传说,连夜带着家仆寻到这座藏在云深处的道观。记忆里老道也是这样轻描淡写一挥,家仆们便如坠云雾,迷迷糊糊下了山。

“唤作王七?“老道声音似远似近,拂尘丝缠住三片飘落的银杏叶,“且去挑水百日,若心诚...“

许宣悄声退出前殿,沿着青苔斑驳的石阶往东峰去。晨雾在林间织成纱帐,惊鹿泉的叮咚声时隐时现。他解下葫芦舀了半瓢泉水,水面忽然映出个毛茸茸的脑袋——是去年救下的黄耳犬小忠,正叼着个竹筒等他。

“你又去后山偷蜂蜜了?“许宣揉着狗头轻笑。竹筒里琥珀色的崖蜜泛着桂花香,定是这小家伙从野蜂巢扒来的。义犬报恩的故事他前世在《太平广记》读过百遍,却没想到真能遇见通灵性的忠犬。

采完露水已是巳时三刻。许宣回到藏经阁时,正撞见王七抱着木桶踉跄跑过庭院。少年锦衣下摆掖在腰间,白玉似的脸庞涨得通红,水渍在青石板上画出一道歪扭的银河。

“这位师兄...“王七喘着粗气拦住他去路,“观里可有捷径到山涧?我挑了七趟水,桶底都要磨穿了。“

许宣瞥了眼他红肿的肩头,从袖中摸出个青瓷瓶:“用接骨草膏揉开淤血,明日便好。“见对方欲言又止,又补了句,“师父当年让我挑了三年水。“

暮色浸透飞檐时,许宣正在银杏树下摆弄星盘。石桌上散落着《开元占经》残卷,二十八宿的位置用朱砂点在宣纸上,连成道蜿蜒的赤龙。小忠忽然竖起耳朵,冲着西厢房低声呜咽。

老道广袖飘飘而来,身后跟着垂头丧气的王七。少年发冠歪斜,十指被扁担磨出血痕,眼睛却亮得惊人:“师父!百日之约...“

“痴儿。“老道屈指弹在王七眉心,转身对许宣笑道,“今日有贵客临门,且随为师赴宴。“

许宣正要询问,忽见老道袖中飞出三张黄符。符纸遇风即燃,青烟凝成三只仙鹤,衔住三人衣袂冲天而起。王七的惊呼声碎在云海里,许宣低头望去,道观竟缩成掌心大小的棋盘,星罗棋布的房舍间游走着金色道纹。

仙鹤落在云台时,许宣才发现所谓“贵客“竟是皓月。老道并指如剑划开夜幕,银河倾泻成瀑,溅起的星子落地化作白玉桌凳。王七看得痴了,伸手去接飘落的星光,却抓了满手流萤。

“看好了。“老道将桃枝抛向空中,枝条遇风舒展,化作十二位霓裳舞姬。为首的女子额间桃花印记灼灼生辉,水袖翻卷间洒下漫天花雨。许宣嗅到熟悉的蜜桃香,猛然想起这正是王七带来的贡品。

丝竹声起时,东天升起轮明月。王七指着月宫惊叫:“真是剪纸变的!“许宣顺着望去,只见月轮边缘隐约可见符纸纹路,桂树每片叶子都是细密篆文。他袖中的《南华经》玉简突然发烫,烫得心口突突直跳。

“师兄不饮一杯?“王七捧着夜光杯凑过来,脸颊泛着醺红,“这琼浆入喉如吞云雾,当真...“话未说完便软倒在地,杯中酒液泼洒成虹。

老道轻笑挥袖,醉倒的少年化作青烟收入葫芦。许宣握紧玉简起身,见师父正以露水在虚空书写,每个水珠都映着星辰轨迹:“你昨日问何为道。“

许宣刚要回答,忽觉脚下云台震颤。定睛看去,哪有什么仙宫玉宇?三人分明还在银杏树下,石桌上摆着王七带来的蜜桃,月光透过叶隙洒落满地碎银。

“师父,方才...“

“壶中日月长啊。“老道摘下葫芦灌了口酒,“有人见幻术是幻,有人见幻术是真。你在藏经阁观想三年,可曾看懂《黄庭》所言'泥丸九真皆有房'?“

许宣心头剧震。去年深冬他读《黄庭经》至“口为玉池太和宫“时,忽觉舌底生津,竟在雪地里呵气成梅。此刻听着夜风穿叶声,神识仿佛随着银杏根系深入山体,触到地脉中流淌的炽热岩浆。

子夜钟声荡开时,老道已不见踪影。许宣独坐石阶,看小忠追咬自己拖长的影子。王七在厢房鼾声如雷,梦里还在嘟囔“穿墙术“。他摩挲着温热的玉简,忽然笑出声来——哪有什么贵客临门,不过是老道给新弟子设的镜花水月局。

晨光初露时,许宣照例去藏经阁早课。经过西厢房,听见王七正与清风争辩:“我分明见到月里嫦娥!““那是师父用桃枝变的。““桃枝能化美人?快教我这法术!“

许宣摇头轻笑,推开吱呀作响的柏木门。经卷特有的陈香扑面而来,光束中浮动的尘埃像列队的天兵。他跪坐在蒲团上展开《南华经》,玉简突然迸发青光,识海里响起庄周梦蝶的吟哦。

“许宣。“老道的声音在梁间回荡,“从今日起,你每日抄录《冲虚经》三遍。“

窗棂投下的光斑移至《黄庭经》卷轴时,许宣才惊觉已过晌午。小忠叼着食盒挠门,身后跟着满脸怨气的王七:“师兄,师父让我跟你学符咒。“

少年掌心躺着张皱巴巴的黄符,朱砂画就的云篆缺了关键一笔。许宣想起自己初学画符时,也曾将“雷火符“画成引火符,烧了半间丹房。他接过狼毫示范,笔锋转折间解释道:“天罡步要配合呼吸,像这样...“

暮春的风裹着山樱穿过长廊,经卷哗哗翻动。王七的第十张符纸终于燃起青焰时,道观响起晚课钟声。许宣望着欢呼雀跃的少年,忽然读懂老道眼中常含的笑意——修仙哪有什么捷径,不过是在这日复一日的晨钟暮鼓里,把红尘淬炼成玉壶光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