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上高二了

都说高考是人生最后一次不看脸的公平比赛,所以高二的到来,大家好像都多了一点紧张感。高一学年结束,我的数学偶尔能破一百分了,英语听力不太行。哥哥和文琪都被心仪的大学录取了,那澜发挥失常,其实在我看来考得也特别好,不过离他的目标差了点,于是决定复读一年。我趁着暑假,让哥哥教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好,保持直行,看着前面。”

“啊啊啊~要倒了!”

磨了一个上午,我还骑得歪歪扭扭的,时不时就翻车。

“好难啊。”

文琪把水递给我:“其实有一种速成的方法。”

“什么方法?”

“有点危险,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试一试。”

哥哥同意后,他们两个让我戴好护具,把自行车推到了一个30度的坡上。

“骑着车从这滑下,然后尽量让脚跟上踏板,来回三四次便好。”

“不管了,能学会就好。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表情很悲壮的我握紧把手出发了。

虽然小腿上多了几条刮痕,胳膊肘和大腿青了几块,但我真的在一天之内学会了自行车,我激动得不要不要的。结果洛阳说,他无师自通学了四十多分钟就会了。。。

洛阳:你想去那个城市读大学?

我:紧跟哥哥的步伐。

洛阳:挺好的。

我:那你呢?

洛阳:去我想去城市。

我:切~

送哥哥和文琪姐姐去了机场后,隔天我们也开学了。开学典礼是高三的动员大会,我们也听得热血沸腾。去年种下的樱花树,今年开花了,两边都有,拍照后加个日系滤镜,很少女风。所以拍照的同学特别多,拉着关系好的同学,我们摆了各种造型。其他班也有很多人,这让我想起了一部动漫《秒速五厘米》。里面是这样说的:

尽管岁月浮光世事喧嚣,心中却始终有一个关于你的童话。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径直奔向你,送你一世不会凋谢的樱花。秒速五厘米是樱花飘落的速度,亦是我们的心渐行渐远的速度。

在我多愁善感的时候,我们六人小分队的新成员,小七偷偷摸摸的告诉我。

“你看,那个戴眼镜的男生是不是很小清新?”

“哪?”

“就是那个戴方块围巾,黑框眼镜的。”

“我看看。”眯着眼睛,看半天,我觉得还真不错,斯斯文文,身高也是小七喜欢的类型。

“你们两个看什么呢?”

“看帅哥。”

“帅哥?我们周围有吗?”

老王不满:“我们不是?”

“你觉得你们是?”

“是。”

在我们互损的时候,小七已经主动出击去要人家的QQ号了。我非常佩服她,她是我们小分队里面的行动派,今日事今日毕,有想法就去实践,不怕碰壁。

我们都默默看着她,目不转睛,她果真要到了号码。可是,她看起来没有得胜归来的欢喜。因为那个男生身形确实不错,背影非常少年,然离近了有点幻灭,五官是好的,鼻梁也高,然而皮肤问题有点严重。他们嘲笑我们两个花痴,说以后还是把眼镜戴上吧,不然又闹笑话。

小七和那位文艺的男同学互加了好友,他是文科班的,很喜欢诗词歌赋,作文也写得很好。空间里面都是一些非常文艺的动态,后来遇到,我们也会打招呼。他脸上的痘痘好了许多,皮肤也随之变好,逐渐向着初见时没戴眼镜有磨皮效果的那个樱花男孩进化。

下过雨,满地的落花,广播站应景的播放了美人心计里林心如唱的《落花》,而樱花男孩的空间里是: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冷土掩风流。

没有眼镜,不仅是看不见,还会听不清,五感相通,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视力,少玩手机,手机也会累的。十米之外,人畜不分,五米之内,雌雄莫辨是非常痛苦的。

面临政史地的会考,老师们都准备了重要考点集的小册子,大家连上厕所都在背,想努力拿A。理科班,所以文科性质的学科便不怎么上心,很多同学只求及格拿到两个学分。但是我们班不一样,历史老师,地理老师还有政治老师要求都很高,他们希望我们可以全面发展,对基本的生活知识有所掌握。正所谓,不是环境对你的影响,而是你对知识的渴望,玩归玩,闹归闹,学习始终最重要。

“原本是上学期期末就考,因为教学目标调整,也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时间准备,会考才调到这个学期开学。大家抓紧时间复习,考一个漂亮的成绩。”

“随时准备着。”

“好。”

“冲鸭!”

关于历史印象最深刻的是朝代顺口溜: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蜀魏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关于地理我们最早接触的是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关于政治它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莫过于: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下午历史老师会来再给大家勾几个重点,大家准备好课本。”

“我课本都带回家了,工藤,你有吗?”

“我直接当旧书卖了。”

“老王,你呢?”

“虽然我没有,但我同桌有,嘻嘻。”

“找女生借啊!她们基本都带了。”

男生和女生的区别从课本就能看出来,女生都有书壳,而且因为要考试都好好放在书柜里面;男生听说会考完就不上文科的课程,扔的扔,卖的卖,嫌它们碍事占空间。

“今晚的自习课,都给政治老师和地理老师了,他们会带大家再梳理一遍必考知识点。”

偶尔能隔着墙听见那三位老师上课的声音,但他们再也没走上过高二6班的讲台。准考证是一次性的,就如青春一样。现在也有同学毕业后,成了老师可以在学校里,见证很多人的青春,从他们身上寻找自己当年的影子。

会考之后,没人给我们讲野史,没人给我们看风景,也没人给我们听时政。公式,方程,定律成为了学习生活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