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随着联盟根基渐稳,三少目光投向更远之地。他敏锐察觉,松散联盟在复杂国际局势下隐患重重,唯有整合资源、统一政令,才能构筑长治久安的强大帝国。于是,三少开始谋划吞并部分弱小且战略位置关键的国家。

首当其冲的是毗邻的诺兰公国,此地扼守重要商路咽喉,农业发达,粮草丰足。三少先以商贸之名,与诺兰公国频繁往来,派遣工匠帮助公国修缮水利设施,促进农业增产;又派出学者交流文化,传播先进的治国理念,潜移默化增进公国上下对三少势力的好感。

然而,诺兰公国的贵族阶层却对三少的意图有所警觉,他们暗中囤积兵力,加固城防,妄图抵御可能的吞并。三少得知后,并未贸然动武,而是利用公国贵族间的权力纷争,扶持亲己势力。他巧妙周旋,为支持自己的贵族提供经济援助,助其在权力争斗中胜出,逐步瓦解反对势力。

时机成熟后,三少以解决公国贵族内乱为由,派遣军队进驻诺兰公国。兵临城下之际,亲三少的贵族里应外合,打开城门。三少进城后,迅速控制关键据点,安抚百姓,承诺保障民众权益,平稳接管了公国的统治权。

吞并诺兰公国后,三少实力大增,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以矿业闻名的摩尔王国。摩尔王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打造兵器、发展工业的关键支撑。三少故技重施,先通过贸易协定与摩尔王国建立紧密经济联系,垄断其矿产出口渠道,让摩尔王国经济对他产生依赖。

与此同时,三少在摩尔王国国内扶持商会势力,资助商会开展各类商业活动,逐渐渗透到王国经济的各个领域。商会为求发展,不断向国王施压,要求与三少的势力展开更深入合作。在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压力下,摩尔王国国王最终妥协,同意与三少合并,条件是保留王室部分特权。三少权衡利弊后应允,顺利将摩尔王国纳入版图。

但这一系列行动引发周边强国的警惕。强大的奥古斯帝国集结军队,陈兵边境,向三少发出警告,要求他停止扩张,否则将发动战争。三少深知奥古斯帝国实力不容小觑,正面交锋胜负难料。他一面积极备战,加固边境防线,训练士兵;一面派遣外交使团,携带珍贵礼物与和平信件前往奥古斯帝国。

外交使团向奥古斯帝国皇帝阐述合并的初衷并非称霸,而是为促进区域和平与繁荣。三少提出,愿与奥古斯帝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开放贸易口岸,共享资源,共同抵御来自远方的未知威胁。经过多轮艰苦谈判,奥古斯帝国皇帝权衡利弊,最终接受三少提议,紧张局势暂时缓和。

三少明白,吞并国家只是第一步,如何融合多元文化、治理庞大疆域才是长久挑战。他设立专门的融合机构,研究各国民俗文化,制定包容政策;选拔各地人才进入行政体系,让不同地区民众都能参与国家治理。在三少的努力下,新吞并的国家逐渐融入,一个统一而多元的庞大帝国轮廓初现,但未来的道路依旧荆棘密布,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