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5年11月27日,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12号)中明确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将其纳入学分管理,而且要求将这门课程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制订专门教学计划(不少于32个学时、不低于2个学分)。

1. 教学定位

根据教育部“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12〕4号文件),泰岳教育自主研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学设计与教案》是一门普适性课程,本着面向全体、强化实践,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原则,按照必修课的教学要求进行开发设计。课程主要解决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创业,能不能够学习创业和怎样学习创业的问题。其目的是为学习者打基础,以适应今后的职业发展或创业发展要求。本课程区别于其他为解决如何创业而开发的创业指导类课程,由在线课程、线下课程(翻转课堂)、实训课程三部分组成。本教材是针对线下课程,即翻转课堂研制的培训教材。教材还包括相关视频和PPT课件。

2. 教学目的

翻转课堂的教学目的是,解决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存在的各种疑惑、顾虑,并纠正不正确的观念。通过集体讨论、辩论,进行思想、观点的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认识,学习创新创业的规律,树立勇于投身实践和与时俱进的观念;与此同时,培养、训练学生相关能力,使观念认知收获和实践体验能够落实到实际能力的培养上。

3. 教学内容

泰岳教育根据多年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认识方面的问题调查统计,将大学生创业认识方面的问题进行筛选归纳,研究确定大学生创业认识方面存在的10大关系,据此形成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10个模块)。这是中国首创的教学内容,它区别于其他传统教材主要是讲述项目识别、团队建设、融资渠道、公司注册、风险管理等传统创业教育理念,突破了其他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有创业愿望的学生这个局限,真正做到教育部要求创业基础类(普适性)课程要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讲授难点,本教材不仅研讨了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内涵,同时回答了意识与精神来自哪里,形成创业意识和精神的阻碍有哪些,培养创业意识和精神有哪些渠道和方法等问题,有效地帮助教师在备课前进行思考,在教学中有效应用。

与此同时,泰岳教育还开发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实训教案》,教案将创新创业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按模块编排。每个能力组就是一个模块,并与问题组搭配使用。问题组和能力组作为模块,也能方便地嫁接到学校现有的职业指导课程内容中。

4. 教学应用

翻转课堂的教学完全做到了以问题为导向,以在线课程学习为基础,以课堂讨论为主要学习形式。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包括主题讨论、模拟辩论、情境视频、案例分析、创新游戏、PPT课件、专家观点、思考题等。学校可依据学习者不同学科、专业背景,学历层次,选择问题组进行课堂讨论学习。每一个问题需要1~2个学时。问题组与能力组可以分别教学,学校也可以根据总学时数和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力组与问题组的任一模块搭配教学。

5. 教学服务

本教材由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参考资料组成,确保教师经过培训就能上课、上好课,从而为学校培养一批稳定的能够上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师资队伍。

合作高校可以直接使用泰岳教育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设计与教案”课程,也可联合泰岳教育共同研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

针对本课程的教师培训方案,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与泰岳教育共同讨论确定。

编者
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