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015红娘牵线
- 摄政王的小祖宗又跑了
- 心如顽石
- 2253字
- 2021-08-09 03:27:54
“我知晓的。”
云九妗微微低下了头,声音不像与帝凌交谈时那么欢快,还略微带了一丝伤心。
暮云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不善表达的她一时之间没能想出来什么话来安慰云九妗。
“阿九,你知道的,我不是那个意思......”
暮云显然有些手足无措。
“阿姐,小九其实都知道的,如果我不想办法救阿爹和兄长,在这个世上,是不会有人来救他们的。”
“世人多赞誉沽名钓誉之辈,却无人放过那忠心为国之人。”
“这个世界看着秩序井然,却不知有多少腌臜脏事掩盖在这太平盛世之下。”
暮云看着云九妗泛红的眼眶,心里难受得不行。
明明应该是备受宠爱的高门贵女,百岁无忧,怎奈世事难料,沾了世俗。
暮云心里更是清楚,那些不堪,正等待着时机,一举冲破这牢笼,欲将泡影变成炼狱。
“好了,不想了......”
暮云最终没有说什么话,心疼的将被迫懂事云九妗揽了过来,想给她一些安慰。
敏感脆弱的心让暮云眼眶泛酸。
——————
太医院。
“这就是按方子抓的药?”
软秀秀有些诧异。
“是啊,老奴还特意提醒,是要给太后用的药,怎么了软公子,有什么问题吗?”
李公公一路来也和软秀秀聊了几句,知道了软秀秀的姓。
听到李公公的话,软秀秀冷笑,一双圆眼此时瞳仁危险的有些竖了起来,只不过不太明显,没人发现她的异样。
怪不得小姐要我跟着过来,根源在这儿啊。
软秀秀提了提手里的药材,淡淡的抬了眼。
“没什么,记得找人看住了刚刚拿药的人,说不定有意外的惊喜。”
李公公会意,事关太后娘娘,不得不谨慎又谨慎。
先前皇上不是没有怀疑过太医院有他人眼线,只是经过几轮排查后,留下来的几乎是心腹之人,没想到还会有漏网之鱼。
“公子啊,这药还能煎吗?”
李公公有些不太放心这药的安全性。
“没事儿,有补救的方法。”
软秀秀好笑的看着李公公,还真是忠心护主,怪不得连皇上都这么信任他,委派他来监督这抓药的任务。
软秀秀到了煎药房,边煎着药,边和一把年纪的李公公聊了起来。
“公公啊,瞧着你年龄不小了吧。”
软秀秀笑着问。
“是啊,老奴今年五十又四了,是不小喽。”
李公公好久没有这样与人唠家常了,人老了,就格外喜爱小一辈的人陪着自己唠嗑。
“公子,您多大啊?看着不像是行过冠礼的人啊。”
“我小着呢,今年不过十六。”
“哦,十六了啊,改些天儿给你介绍些官家小姐认识认识,老奴这些年没什么本事,认识的人倒是不少。”
李公公想要当个红娘,牵个红线。
听的软秀秀头大。
“不了不了,婚姻大事,岂可儿戏,再说了,公公你不该操心皇上的婚事吗?怎么到头来开始催促我这个无名小卒了呢。”
软秀秀忙忙把话题转开。
“哎呦,说起这个我就愁,你说造了什么孽啊,先皇一生就只有皇上和摄政王两个孩子。偏偏这两个孩子对自己的婚事那是一个不在意的,眼睁睁就要二十了,可着急死老奴了!”
李公公手捂着胸口,焦急的不行。
“这么说,皇上至今未有皇后?”
软秀秀惊奇的问。
“还皇后呢,连个妃嫔都没有,后宫空的都要长毛了!”
李公公皱着一脸的菊花褶子,满脸的无奈,继续说道。
“按理说,先皇在世时,先成家的应该是王爷,可王爷清心寡欲的,先皇也不好逼迫他,皇上就躲在王爷的背后,躲了过去。”
“后来先皇不在了,皇上即位,大臣上书,被皇上以要守孝驳回去了。”
“现在后宫里的女人,都是各家派来的探子,皇上又怎会着了他人的道,就这样,皇上的婚事就被搁浅了下来。”
李公公像是找到了发泄的突破口,一大长串就说了出来。
软秀秀皱了一下眉,抓住了一个疑点。
“摄政王不是太后娘娘所出?”
李公公瞪大了眼睛。
“怎么可能!先皇与太后娘娘伉俪情深,一生相爱,王爷与皇上一母同胞。”
“那不应该是嫡长子继位吗?”
软秀秀有些不解。
“确实应该是王爷即位,况且皇上性子生动活泼,于国事上还是王爷更有见解,这是大家公认的。”
李公公笑了笑,好像在回忆帝容帝凌的点点滴滴。
“只是你还不了解,先皇弥留在世时,朝堂上的形式不太妙,尤其是处于还未立太子的朝堂”
“国师那一派也是蠢蠢欲动,暗地里要设局害死储君,但是很不巧的是,他们的局被密探得知。”
说到这李公公还有些得意。
“所以一月初先皇召王爷密谈,立下了遗诏。”
软秀秀问了李公公是否知道密谈的内容。
“大概就是先皇与王爷达成了某种共识,以王爷的命,推皇上上位。”
软秀秀快被这波操作惊呆了,不是世人称摄政王冷漠无情,还想要争夺帝位的吗?怎么事情发展的方向好像不太对。
李公公也适时解释:“当时情况十分危急,他们设计的这个局出动了那些朝廷蛀牙绝大部分力量,招招致死。”
“但是当时,所有人都认为王爷最后会继承大统。”
“就这样,在那一个月里,王爷吸引了大部分的目光。”
“王爷将计就计,经历了大大小小数十次的暗杀。”
“严重时,几次几欲一命呜呼。”
“好在,最后,王爷活了下来,只是受伤昏迷了一个多月。”
“只是外人都以为王爷早就归西了。”
“再后来,遗诏上宣皇上继位时,那一个个朝廷命官讶异的眼睛珠子都瞪圆了。”
“他们想不通,先皇还在世时,王爷还没出什么事,为什么不让王爷当皇上。”
“后来王爷醒了,告知大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一次暗杀中,自己伤及了根本,不能为皇室留下血脉。”
“所以在之后陛下即位时,反对的声音才小了许多。”
软秀秀听的津津有味,见李公公停了下来,就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您说,先皇与太后娘娘伉俪情深,能讲讲他们的故事吗?”
李公公扶了扶自己的帽子:“自然是可以的。”
“这说来就话长了。早在先皇建立起天元国时,虽然十分艰辛,但将士们对未来很憧憬。”
“在江邯筑营时,需要当地一些名人来呼吁大家参军报国,经常将一些有意愿的人请来商讨此事。”
“由于大家一聊就忘了时间,就导致经常有女眷来到营地,看望自己的亲人,并为其送上食物。太后娘娘就是其中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