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资本市场的核心是保证信息的真实披露——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杂记

华尔街是世界金融中心,纽约证券交易所就坐落在华尔街。此前,我对股票交易所是有偏见的,原因是知道蒋介石从日本回上海后,一贫如洗,戴季陶、张静江建议蒋与虞洽卿等创办上海证券交易所,1921年创办不到两年就告破产。而纽约证券交易所却成为美国各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之一,为美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梧桐树协议》启动证券市场

300多年前,华尔街还是杂草丛生的荒岛。1665年前,一群荷兰移民在南端竖起一排高12英尺的原木墙,希望这堵墙能够保护自己免受印第安人和英国移民的袭击。1685年在城市规划中才称为华尔街。华尔街之所以称为全球金融中心,因为它率先启动的是证券交易。1792年,24个股票经纪人聚集在华尔街68号前的一棵梧桐树下,签署了著名的《梧桐树协议》,正式开始证券交易,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享有交易特权的证券交易联盟,这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棵梧桐树倒了,梧桐树后的店拆了,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有的有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这棵常青树却枝繁叶茂。交易所当年制定的《章权》直到今天仍然成为证券交易的模板。威廉·马丁是美国著名银行家,他1938年曾任纽约证券交易所第一任带薪的总经理,在位13年,为不断完善股票交易机制做出了突出贡献。1951年他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美联储董事会主席,使美联储成为一个能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他在任美联储主席期间,仍然十分关注证券交易所的工作。

股票交易面面观

美国股市是实行T+0交易方式,当天买进可以当天卖出,股价在5美元以下的,被称为“垃圾股”。股价高于5美元的都有不错的流动性。股票交易时间是上午9时至下午4时,中午不休市。我们是上午10点左右来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参观,很少看到进进出出的人,厅内静悄悄。问起原因,主要是有了互联网,股民可以在家里的电脑上、随身带的手机上,进行股票交易。坐在交易所的房间里,只有少数大亨们或者是私募基金老板和抄盘手。他们用高科技设备,搜集美国及世界各国各方面的资讯,通过综合分析,操纵影响美国及世界各国股票的升降,是幸福,是眼泪,都聚集在电脑的屏幕上。它像一个不断创造金钱又不断吞食金钱的不停转动的大机器。在股票交易中,有发自内心的欣喜,也有切肤之痛的呻吟。据说,大科学家牛顿曾参与了英国南海公司的股票操作,亏了不少钱,他哀叹自问:“我能标出天体运行的轨道,但计算不出股票市场的疯狂。”

股票市场是会“杀人”的,它会给天才和富翁带来毁灭性的绝望,也会给“穷汉”创造数百亿资产。有股必有“庄”,庄是大鱼,可以掀起江湖大浪,散户像小鱼那样,经常会被大鱼吃掉。在美国流传着一个寓言故事,说的是一家制药厂老板派员进山收购猴子,先大力宣传收购猴子是要在猴子身上进行药理试验,100美元一只,后提价到200美元。山民们都到密林深处捕捉,买猴的人全收。猴子很难抓到了,购买者以500美元一只收购。猴子抓光了,这时这家企业又换新的人员潜伏山村里,以300美元一只出卖猴子,山民们争先恐后地抢购,等着这家企业来收购,但这家企业再没有派人来。这个故事形象地讲透了股票坐庄的秘密手法。

资本市场的核心是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纽约证券交易所对新股发行是采取注册制的。任何一家企业想上市融资,填好各种报表数据后,到交易所登记注册就可以上市。但各种数据和经营情况,必须真实,如有虚假,除了高额罚款外,还要追究刑事责任。所有上市公司股票,季报、半年报、年报所得赢利,都须分派红利。连续两年亏损,坚决退市。

为了保护广大中小散户的利益,交易所针对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修订内部规则。1984年美国通过《内幕交易处罚法》,对那些根据内幕信息买卖股票而获利或减少损失者,处以三倍的民事罚款。1988年,又制定了《内幕交易及证券欺骗制裁法》,引入行政罚款制度,无须考虑利润所得而一律对内幕交易者处以罚款处罚。自然人可处罚现金10万美元,法人则可处以最高达250万美元的行政罚款,刑事判决最高可拘禁35年。对违法者必须用重典,才可以换来股市的繁荣。

虽然美国股市法律、法规比较健全,但面对金钱的诱惑,掌握核心信息的人和需要获得内部信息人的秘密交换,仍然在暗地操作,交易所仍然会不时发生内幕交易的人和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只相信金钱力量的人,最后都会为金钱而惨败。

借助股市融资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美国人都懂得,借助股市融资,成本低,渠道又畅通,所以美国政府都很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

股市与经济的基本面有比较强的相关性,股市波动是股市运行中的自身规律,是受政策面、资金面和投资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正常波动时,纽约证券交易所还是由市场说了算,如果股市出现深幅调整,甚至出现崩盘时,投资人万亿财富被蒸发,政府会公开采取救市措施。一位华人经济学者说,在股市下行时,要求上市的公司非常少,特别是出现经济危机时,几个月甚至一年,难得见到上市的新股。因为一旦上市,股票跌破发行价,风光一时的企业,就会陷入惨淡的境地。美国股市的急剧下行,会引起国际市场关注,对市场心理层面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面前,信心缺失会进一步压制萌动的向好预期,悲观情绪的产生会对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相反,美国股市不是缺钱,而是缺乏信心。股市有句流行语:三根阳线改变信仰。信心有了大盘不涨也难。成交量的大小,表明市场上多空双方在某一时刻技术形态的认同程度,成交突然放大,是为了价格迅速朝一个方向移动,相反的主力来不及反应,这就是股民常说的“逼空”。如果股市出现疯狂时,管理层会适度出手,对炒股欲望膨胀发出警示。

这位经济学者是上海人,在美国多年,却一口北京普通话,对股票的理论很有研究。我问他,你自己买不买股票,他说他利用三分之一的收入买股票,但亏多赢少。学经济学理论的人做股票交易,不一定有优势。因为主导市场的是主力资金,而不是经济理论。他说,他在大学读研时,现场听到过股神巴菲特的演讲,也看过巴菲特撰写的书,他感到巴菲特是性格上的天才,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他做股票交易专注,不会受外界干扰。他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他的思想境界比较高,把自己从股票中赢来的300多亿美元,大部分都捐给慈善事业和支援非洲灾民。自己还住在1958年购买的旧房子里,开着一辆凯迪拉克旧车,吃的是从小喜欢吃的牛排。巴菲特操作股票有一条铁的纪律,如果一只股票市盈率低于股息分红率,就可以大胆买进。这位华人经济学者说,他主要时间是上班,不能盯在电脑的屏幕上,碰到“急风暴雨”时只能眼睁睁看到股票价格向下降。

美国人都认为,股市的适度繁荣,对增添经济向好预期、刺激经济发展,以改善业绩,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可以产生正面循环效应。

昔文今注:20多年前,有不少人担心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反对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建立股票市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拍板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他让深圳和上海先搞实验。1992年初,他在深圳视察时说:“试验是成功的,证明资本主义能用的一些东西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我访问美国的时候,中国股市发展还不到十年的时间。20多年来,道琼斯指数从6000点上升至现在的25800点以上,而中国20年GDP翻了4番,股市指数却仍徘徊在我1996年访美时的水平,这是需要反思的。自2009年以来,美国证券市场持续了10年牛市,这轮牛市与美国经济复苏同步,苹果、谷歌、亚马逊等企业跃升至万亿市值。这些企业高速增长,不仅给投资者带来红利,也是美国股市创造10年牛市的主要动力。纽约证券交易所与我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都是资本市场。同美国一样,中国政府从政策和法律上授权给交易所,是对交易所的信任和重托。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都具有实时全景式透视市场的法定职责,这就必须把一线监管的责任担当起来,实行全方位的监管,比如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对有些上市公司不分红、少分红、反而利用“高送转”等概念配合违规减持、内幕交易等行为进行严查严办。连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状况的信号,必须坚守,以逐步完成交易所与全球股市的对接。

美国的创新机制,美国的创富能力,毫无疑问,纽约证券交易所功不可没。随后,美国推出的纳斯达克指数主要交易对象是硅谷类创新企业。市场经济的核心,不只是商品价格的市场化,更重要的是要素价格市场化。当前中国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资本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资本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化、融资平台市场化。还是邓小平说得好:要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