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社会建构论思潮研究
- 林聚任
- 623字
- 2020-08-29 03:42:01
第二章 社会学思想谱系中的建构论源流
在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传统中,长期以来是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主义三足鼎立的局面,沃特斯关于建构论传统的概括显然承袭了人文主义范式,为我们理解社会学中建构论思潮的兴起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但其分析很难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社会建构论”以及后现代的解构思想也纳入其中,这种遗漏显然与其对建构的理解有关。借用哈里斯的观点来看,建构论其实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解释性的社会建构论,其与实用主义、符号互动论、现象学、人种志方法论、叙事分析、认知社会学、符号社会学、后现代主义等有关,核心准则是“事物的意义不是天生固有的”,分析的假定是“社会现象是解释性的,其存在与性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意义制造的实践,人类是创造意义/生产意义的建筑工人……解释不是一个完全自发的或随机的过程”。另一种是客观性的社会建构论,其关注的是真实事物的创造,而非意义的创造,认为被建构出来的东西不是解释,而是事物的真实状况。社会学家大都热衷于解释事物为何如其所是地发生,而ISC则关注事物如何如其所示地被定义,在此种意义上,标准的社会科学思维都是OSC的。这两种类型之间充满了无限的张力,它们对偶然性、本质主义、物化、工作等进行了不同的论证研究,但几乎都认为“现实不是自动、自然、自发生成的,而是人类行动创造出来的……人类是建构工作者……人类通过劳动工作建构出现实”。正是基于这种对建构论的理解,我们大致可以梳理出社会学思想谱系中的建构论源流及其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