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学术批评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学术批评研究

温庆新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

最新章节: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学术批评的方式、特征、内容及意义为研究对象。从传统目录学思想与清代政教意图两方面,基于文献价值区分与书目控制理论分析《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学术批评的纂修情况、观念形态、知识谱系、运行机制与价值归宿,探讨《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学术批评的阅读史价值及历史意义。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温庆新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网络文学批评的关键性问题是从理论上探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要涵盖哪些内容,探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的相关路径与内在逻辑。诸如数字技术所催生的网络文学之于传统文学究竟增添了哪些新的质素?网络时代的文学评价活动又经历了怎样的机制转型?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的可能性与路径是怎样的?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考辨,就是要梳理网络文学批评的所有成果,揭示批评界究竟完成哪些既定的理论目标,是否回答了网络文学发展
    禹建湘文学25.8万字
  • 会员
    本书立足于连接“文学”与“地理”的“文学空间”,从“文学空间”的“外层空间”进入“内层空间”最后到文学史意义,研究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文学空间,重点探讨了空间与小说家都市体验、空间与小说中的文本空间、空间与小说空间叙事等内容。
    纪兰香文学27.4万字
  • 会员
    “全史意识”是大文学观的一种展开和落实。全史考察的是“大历史”中的文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脉络。本书原为杨义先生为国家出版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全史”所写的导言部分,是杨义先生关于大文学史观的一篇重要论文,可视为一本文学简史和研究梗概;附录有一篇杨义先生关于大文学史观的访谈。深入地发现文学全史的丰富构成、丰盈血脉和历史生命的丰厚见证,展示现代大国百年文学浴血新生的神采和风范。
    杨义文学13.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国内外从整体上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第一部著作。本书在总体概括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总体概貌的基础上,主要从实践美学的存在维度、语言符号学转向、艺术样式理论及其批评实践来探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本书依据第一手资料的深入解读,从中国立场出发,依据苏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视野,充分考虑文艺理论中的符号学、语言学等重要命题,系统地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傅其林文学18.7万字
  • 会员
    从“现代文学”如何建构和想象“现代中国”这一思考维度出发,循着“从周边看中国”的学术视野,本书从整体角度探讨了滇缅抗战时期与云南建立了特殊联系的旅行者、考察者,云南本土作家以及中国远征军将士、随军记者,他们如何通过旅行、采访、行军、战斗、勘测、筑路等行动,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学实践,把想象的对象变成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感知对象。这些基于实地体验的云南书写都体现了非常明显的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书
    董晓霞文学23万字
  • 会员
    《中外文论(2017年第1期)》共分六个栏目。“名家理论研究”聚焦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名家的文艺理论研讨。本期的文章主要围绕陈独秀、方东美、梁宗岱及朱光潜四位理论家来展开,内容涉及其文学理论、诗学理论及文化人格等方面的问题。“文艺基础理论”栏目则主要偏重现当代文论中的重要问题的多视角展示,主要涉及典型论的泛化考论、文论关键词“变”的研讨、自传叙事模式研究等问题。“古代文论研究”则延续了一贯的关
    高建平主编文学31.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清末民初小说语体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全面系统地论证清末民初小说语体在汉语书面语文白消长过程中独特的历史价值。本书对清末民初的小说语体进行比较详尽的分类,探视小说语体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分析清末民初小说语体演变趋势特征背后的文体观念、雅俗审美观念以及士人复杂心态,探讨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如何加速白话取代文言的质变过程。在清末民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文白的兴衰交替沿着其历史轨迹进入转型时期,自然的语
    何云涛文学22万字
  • 会员
    刘跃进、柳宏主编的《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文选研究》是一部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论文集,作者均是本研究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综合研究,收录12篇论文,主要偏重于对名家治古代文学研究的方法的研究,也即研究之研究,下编则大多是集中在对《文选》的各种版本的校异和考辨方面。
    刘跃进 柳宏主编文学29.1万字
  • 会员
    抗战大后方社团翻译文学是中国抗战文学地图上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本书立意发掘其文学性、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等内容,从翻译文学之镜中窥见抗战文学及社团文学被遮蔽的一些属性。同时,突破“启蒙/救亡”的阐释体系,展示出抗战大后方社团翻译文学以及抗战文学发展的基本轨迹与本真面貌。
    熊辉等文学2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