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气质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诗人气质研究

王正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19.8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2 16:27:13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诗人气质”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认为诗人气质由诗性和诗意构成,诗性养育了诗人“童心—艺术”、“纯真-唯美”的审美趣味,诗意建构了诗人“原初-浑朴”、“神圣-超越”的独特生存。诗人气质,既由其心理基础和人格特质所生成,又因艺术审美活动而呈现为纯、苦、醉、淡、远等五种精神质素,分别指向诗人的人性基质、生命体验、精神释放、审美观照和心境超越,从而构成诗人的赤子之心、存在之忧、自由意志、优雅气度和哲理趣味。诗人气质之“五因”,凝聚为“生命-艺术”整体浑融的精神气象和生动灵韵。本书选择了两位诗人徐志摩和拜伦,作为诗人气质“五因”理念的典型个案。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正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尝试自神性视角审视和探究奥古斯丁文艺理论及其在西方古代文论由人性至神性转向途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书较全面系统地探析了奥古斯丁以上帝神性为核心而构建的文艺神性论体系。奥古斯丁在继承古希腊以来文艺神性学说的基础上,实现了西方文论的神性转向。期望本书能对学界这方面研究严重不足的现状起到一定充实作用,为西方文论研究提供一个神性维度,为中西文论文化的互动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参照,对我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化,特别是
    赵怀俊文学20.7万字
  • 会员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上、下两编,各有三章。上编论司空图其人、其诗、其文及其与《诗品》的关系,主要内容是司空图的生平与诗文创作研究、司空图诗文创作及其与《诗品》的关联研究、司空图《诗品》探索与诗学发微。下编聚焦于司空图《诗品》的今译、英译、回译与海内外传播,包括《诗品》的注释、今译与英译,《诗品》的回译、今译与渗透,以及《诗品》的域内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等内容。
    王宏印著译文学35.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东方杂志》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为切入点,详细考察了该杂志从创刊到20世纪20年代自身在办刊宗旨、文化追求、精神启蒙方面的转型,以及它在中西文化论争、现代文化建设、新文学发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转型轨迹和风貌。本书通过对《东方杂志》所呈现的中国文化从20世纪初至五四时期的演变历程和原生态风貌考察,深入探究了中国文化在政治变革与新旧文化思想冲突中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轨迹及经验启示。本书将《东方
    王勇文学19.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著名唐诗研究专家张天健、张起对唐诗中名篇疑难问题的解释。全书内容广泛,,如“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解密”,“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之疑”,“杜甫《不见》‘匡山读书处’在哪里”,“晚唐遗珠‘一瓢诗人’唐求”等问题,书中都做了有理有据有趣的解答。本书以细读文献为基础,“浅者深入,深者浅出”,每一专题皆沉潜涵泳,参互考寻,按《唐诗解密》体例,精心构筑,以“探问”形式,答疑解难,是兼具
    张起 张天健文学46.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2001一2005年为界,对这一时期法国的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情况做了细致的整理,全景式地展示了法国的中国文学研究样貌。具体包括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译本目录,以及中国文学研究的专著目录、博士学位论文目录、期刊论文目录,同时精选翻译了数篇期刊论文,对重要的专著和博士学位论文还进行了摘要编译。此外,本书收集了这一时期法国召开的中国文学研讨会的简要资料,整理了从事或涉及中国文学研究的机构信息以
    高建为主编文学9.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杨义先生的论文集,包括杨义先生对部级干部讲的《重绘中国文学的历史地图》及关于《论语》、诸子、李杜、苏轼方面的新稿等,是对杨义先生一向主张的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理念的深入和发展。
    杨义文学33.4万字
  • 会员
    本书分四个阶段回顾了中国敦煌学研究发展的历程。第一阶段以1930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即1909年至1930年为第一个时期,这是敦煌学兴起的时期。1931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是第二个时期,其特点是我国学者所接触的敦煌文献大为增多,研究领域也逐步扩大。第二个阶段(1949年至1978年)则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划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研究的重心在大陆,后一时期研究重心转移到了港台地
    郝春文 宋雪春 武绍卫文学48.2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实证考察读者分布的基础上,理解什么是网络文学读者和网络文学粉丝,进而理解他们的“三观”与阅读兴趣构建。然后,以“入场”姿态解析网络媒介对阅读方式的深刻影响,把握网络文学阅读的独特性。而对读者们的书评话语,则抓住主要关键词进行分析,不仅体现读者的欣赏取向和审美心理机制,也深入分析网络文学的接受与传播,进而在理解读者批评的基本价值指归基础上构建网络文学读者批评理论,以期从接受之维推进对网络文学的
    周兴杰文学16.1万字
  • 会员
    在网络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灿若群星的网络作家。《网络文学作家论》在搜集大量调研资料的基础上,本着“让材料说话”的实录原则,对早期网络文学著名作家、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评介与阐释。本书对几代网络作家进行了白描式记述与评介,旨在通过“赛博空间”的“田野调研”,采集数据,甄别文献,留下信史。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记录的许多早期网站的作家生平、作品传播、读者反应等原始信息,已经或即将从网页上消失。因此,本书
    陈定家编著文学2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