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日本阶级社会(译文视野)在线阅读
会员

新型日本阶级社会(译文视野)

(日)桥本健二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学10.7万字

更新时间:2022-09-09 18:47:09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无论现在身处哪个阶层,请对阶级分化及贫困问题保持可贵的关注。”四对一的阶级社会新结构,给日本带来了空前的危机,理论社会学专家桥本健二发出警告:任何人、任何时间,都有可能跌入下层阶级。曾经以“一亿总中产”为自豪的日本,随着社会差距不断扩大,阶层流动减少,社会发生了极大的质变。非正规工人的增加形成了庞大的贫困层,导致贫困率上升,进而导致未婚率上升,三成人口最终因为经济原因无法组建家庭。人们因富裕程度的差异而处于分裂的状态。然而,富人对自己的富有,穷人对自己的贫穷,人们对自己所处的境况都非常清醒,经营着各自的生活。至此,现代日本社会已经不能再用“差距社会”这样含混暧昧的词,应旗帜鲜明地亮出“阶级社会”的名号。作者桥本健二使用翔实的数据与分析,向读者描绘现代日本社会阶层流动的现状。“即便是出于利己性的动机,也请你们对阶级分化及贫困问题保持关注。”在全球化的当下,如何面对社会结构的失衡导致的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品牌:上海译文
译者:张启新
上架时间:2021-12-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译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日)桥本健二
主页
  • 会员
    日本人为什么长久以来地认为自己是“中产”呢?曾经盛行的“一亿总中产”只不过是社会调查的误导和国民愿望造成的“幻想”而已。当日本社会差距空前扩大,中产阶层日益窘迫,滑降到“低产”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中产阶层内部也的分化对立日益严重。本书通过数据论述了二后日本中产阶层的产生和轨迹,同时验证了中产阶层在社会中起到的作用,在刻画社会的实际情况的同时,探索了理想的“中产阶层”的存在方式。
    (日)桥本健二社会学8.6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聚焦乡规民约的现代化问题,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乡规民约一直是乡村秩序构建和维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现代乡规民约的生成过程具有乡村内生和行政嵌入的二元性,乡村治理的多元合作主体需要借助现代乡规民约来寻求乡村秩序构建过程中民间资源的支援和支撑。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的论点建立在大量田野调研的基础上,突破了单一学科的界限,从经济学、法学、法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多维度
    卞辉社科15.8万字
  • 2022年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得了划时代的飞速发展。ChatGPT以及GPT-4发布,DeepMind的AlphaFold一举解决困扰科学界几十年的蛋白质折叠问题,自动驾驶技术的重大突破,进一步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以及能力,也使人类也更加重视AI伦理和相关法规的制定,2024年的诺贝尔奖更是体现出了不容忽视的“人工智能含量”。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对人工智能也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在本书中
    (美)亨利·基辛格 埃里克·施密特 克雷格·蒙迪社科10.6万字
  • 会员
    农民工现象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本书认为,机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核心问题,也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社会主义制度公平正义的目标是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不断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书中从制度正义切入,探讨农民工的生存机会、发展机会的公平问题,指出要从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机会和公共服务分享机会等方面为农民工提供公平制度规范,做到农民和市民同等对待。
    虞新胜社科22.4万字
  • 会员
    群际互动的过程隐含了不同规范、习俗和价值取向之间的对话与交融,同时也折射出了不同群体之间由于权力和地位的差别而出现的合作、冲突或博弈,此外还有这些群体所依托的文化在频繁接触中所激荡出来的创意和智慧。本书是《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的第17辑,聚焦于群体心理与行为、群际互动与文化心理、群际亲社会行为和群际冲突等议题,通过对群际互动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解读当代中国社会。
    杨宜音主编社科15.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大爱之行--全国贫困人群社工服务及能力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并重。书中研究团队基于对社工事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的反思,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编中的案例研究的内涵值得其他社工同行在开展研究及项目时借鉴及参考,而“大爱之行”项目实施所积累的经验也可为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和职能转移提供重要的示范的参考。
    李昺伟 吴耀健 郭思源 陈安娜等社科13.4万字
  • 会员
    中国女性解放与民族国家建构、左翼革命的关系构成了现代以来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焦点问题之一。本书以1898—1949年为历史跨度,以中国现代革命女作家的创作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现代女性革命话语的变化历程,从宏观把握和个案分析并重的角度论述“性别政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政治时空而呈现的不同表征与特点,尝试对其中蕴含独特“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经验和历史遗产价值加以探讨。从“性别”维度打开讨论左翼实践的新空间,
    杨晶社科19.4万字
  • 会员
    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社会,其中未来失能老人将持续增加,失能老人长期护理财务负担越来越重,然而社会还没有形成一个理性的、制度化的化解失能老人长期护理财务风险的制度。本书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失能老人长期护理财务需求与财务供给的均衡,从财务供需数量均衡和制度供给均衡两个维度进行研究,探寻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财务均衡的制度安排。
    曹信邦社科14.2万字
  • 会员
    本书对呼和浩特市大学西路街道社区的资源存量及社区需求进行评估,并测量居民满意度,对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大学西路街道社区资源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本书可为我国的社区资源与需求评估实践提供参考。
    刘强主编社科6.1万字
  • 会员
    实践知识是另一种品质的知识。实践者是实践知识的创造者,因此也应该是他们所创造的实践知识的书写者。本书呈现了一批多年来扎根于农村/牧区的实践者书写的推动了乡土变革的实践知识,为当下正在迅猛发展的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践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借鉴。本书也呈现了这些实践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这更值得学习和传承。
    杨静编著社科20.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