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东京梦华录
更新时间:2020-10-22 15:50:23 最新章节: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书籍简介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撰。本书采用笔记形式,记录了北宋,主要是徽宗政和、宣和年间东京汴梁的方方面面,从都城城门建制、主要河道桥梁到皇宫建筑,从皇城内外官署方位到城内主要街巷、店铺,从朝会郊祭等朝廷大典到婚嫁产育等民间习俗,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从歌舞百戏到市井百态,几乎无所不包,描绘了东京汴梁这座十一世纪上半叶最繁华的城市,从中可以感受到宋代繁荣的都市经济与丰富的市井生活,是研究北宋都市经济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东京梦华录》作者孟元老为北宋遗民,此书撰成于南宋绍兴十七年,正是北宋灭亡二十年之际,所以书中也借记叙当年盛世繁华而一抒怅恨之情,因此在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继而亡于蒙古铁骑的特殊时代背景之下,引发亡国之人的情感共鸣,南宋中后期出现的《西湖老人繁胜录》《都城纪胜》,以及宋亡之后追忆都城临安的《武林旧事》《梦粱录》等,均与其体例相承、手法相近、内容相仿,学界常将这些著作命名为“梦华体”,甚至直到晚明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仍可视为《东京梦华录》之余绪。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东京梦华录》不失为一部开宗立派的著述。在《东京梦华录》的“梦华体”表层叙事之下,还隐藏着孟元老二十余年目睹的徽宗朝桩桩件件历史事件。比如描写东京高大雄伟的城墙,隐含着徽宗采用蔡京的意见改筑外城,改太祖的曲折城墙为四面笔直,大大降低了其防御功能,靖康年间金兵攻城时,正因其笔直,一砲之下,整面城墙都摇摇欲坠。其他如在记述正旦朝会、南郊祭天等朝廷大典中,隐含着徽宗改制礼乐,新制《大晟乐》、改建新的三层祭天圜丘(青城斋宫)、颁行《政和五礼新仪》,颇有以圣君自命的意味。正是这表层与底层的叙事相结合,《东京梦华录》探讨了北宋百年繁华一旦兵火皆成梦幻的原因所在。
上架时间:2020-07-07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春俏译注
- 会员《菜根谭》是明代文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格言体人生智慧书,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做好自己,如何涉世待人,如何过好生活,如何面对命运等方面,从方方面面教导人们如何超越现实人生的苦难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正心、修身、养性、育德,让自己能够正义有效而又悠闲从容地活在世间。本书以武进陶湘1927年序刻的《还初道人著书二种》之一的《菜根谭》刻本为底本,从中精选264条,进行注释、翻译和点评,以方便现代读者阅读理解。集部13.5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环境史史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着眼点,通过探讨环境史史料的理论与方法,推动环境史史料的系统搜集、整理、出版和多元化研究与利用,深化区域社会与环境变迁个案研究,传承和保护优秀的历史时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开拓环境史研究的新领域,充分发挥历史学经世致用的现实功能。历史27.2万字
- 会员本资料汇编主要对集中于地理总志、类书和地方志中的文献材料分门别类的进行整理、标点,而且材料较为系统,可以构成中国古代城市总体性研究的基础,同时本资料汇编也可以作为某些个体和区域城市研究的基本文献材料。本资料汇编第一辑主要包括有第一册“《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城墙资料汇编”;第二册“《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城墙资料汇编”;第三册“《古今图书集成》庙学资料汇编”;第四册“地方志城墙资料汇编(上历史39.6万字
- 会员本书探讨晚清著名学者王先谦所著三部外国史地著作的版本、成书过程,主要内容、资料来源;评述其外国史地研究特色及贡献。对王先谦著作史源的梳理和辨析,客观、详尽,是一部有突破性的文献学研究新成果。历史24.9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国内以中俄边境地区赴俄重要通道黑河市、呼玛县、赴俄中转站哈尔滨档案资料,以及黑龙江省档案馆档案资料为主,对民国时期政府公函、公务呈请、公署文稿、大事案由、外交照会、边务条陈等史料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国外以远东地区旅俄华侨华人人数较多的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档案资料为主。本书内容为公文、电报、会议记录、个人档案资料、苏联代表团出访的报告、汇报等。本书从中俄(苏)不同历史22万字
- 会员本書是對唐代中書、門下兩省屬官的全面系統研究。綜合運用歷史學、考據學、辨僞學、年表學、校勘學等方法,搜集資料,查勘比對,辨别推理,去僞存真。以年表形式,清晰呈現出歷年中書、門下兩省屬官的任免情况或仕歷軌跡,爲唐代文學社會、人物互動及職官研究提供便利。編纂年表的同時,發現文史資料中的一些錯誤,爲典籍校勘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历史25.2万字
- 会员本书系统地收集整理了散见于各种档案、日记、年谱、文集、报刊等文献中有关袁世凯与各方的函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如实展示了袁世凯在辛壬鼎革之际的政治、军事谋划及其与各方的联系,客观展示了辛亥革命期间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个人的荣辱浮沉。充分梳理了袁世凯政治威望的重塑、非袁莫属环境的形成,其南北议和、清帝退位、“五族共和”等重大历史问题上的抉择,民国初建的戮力和用心等。入情入理地探讨了各个政治历史30.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