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日本的技术与产业发展:以学习、创新和公共政策提升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28 11:50:24 最新章节:译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描述了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技术与产业发展的非凡历程,日本人在寻觅和学习使用现代技术上具有异乎寻常的创造性。本书研究了进入并投资新领域的企业家如何登上历史舞台;研究了商业组织如何发展演变,以应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形势;研究了经理、工程师和工人如何通过技术引进、做中学和自身的研发活动来获取技术和组织方面的能力。本书总体考察经济和产业发展,呈现了政府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演变,讨论了私营企业活动和政府公共政策之间的互动,并研究了六个产业案例:纺织业、钢铁工业、电气与通讯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和飞机制造业、制药业。揭示了日本政府在持续创新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而非代替积极进取的企业不断闯入新领域。
品牌:广东人民
上架时间:2019-10-10 00:00:00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广东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经济每月谈”创办于2009年7月,是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每月举行一次的经济研讨活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秉承“创新、求实、睿智、兼容”的理念,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就社会关注的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2019年讨论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美贸易、中日韩经贸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全球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等。经济20.5万字
- 会员在大国关系深入调整、世界经济格局面临深刻演变、世界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国际安全挑战更加复杂多元的新时代,作为中国与周边国家重要的经济合作项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本书在全面分析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的基础上,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涉及的贸易、投资、人文交流、地方参与进行研究,通过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期望能经济21万字
- 会员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倡议在全世界引起越来越强烈的反响和呼应,已有许多国家明确表态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连一直对此倡议持有疑虑情绪的俄罗斯也与中国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本书就是集中哈两国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而成。专家们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前景与意义,尤其是对其与欧亚经济联盟及成员国国家战略计划对接的主要方向、基本经济21.1万字
- 会员本集刊聚焦“一带一路”与丝路学两大研究主题,兼顾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本集刊致力于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实地调研与多语种为优势、重视国内外学者在丝路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交流,以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研究水平,进而提高中国丝路学研究的话语权。经济9.8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中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的论文集,收录了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学者的多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产业政策及产业结构转换、社会保障制度与公共政策、创新政府职能等。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从各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针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自经济体和区域经济合作所面临的问题,从不同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视角给出了或相同或不同的理论诠释。经济17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研究俄罗斯与中东欧等转型国家的金融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联系、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金融脆弱性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述评;其次,对转型国家的金融发展进行分析和比较,并以全球金融危机为断点考察危机前后转型国家金融结构的演进过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再次,对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的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重构进行了讨论;最后,探究了中国金融脆弱性的核心表现形式经济9.4万字
- 会员本集刊聚焦“一带一路”与丝路学两大研究主题,兼顾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本集刊致力于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实地调研与多语种为优势、重视国内外学者在丝路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交流,以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研究水平,进而提高中国丝路学研究的话语权。经济10.8万字
- 会员本书在对城市收缩相关理论、概念界定等内容的一般性分析的基础上,首先从国际层面试探性的分析了城市收缩问题的由来并设想城市衰退或收缩的几个核心驱动力;其次,从区域层面上分析了莱比锡和利物浦城市从增长到收缩的发展演变过程,包括收缩的原因、影响及政府应对等;再次,对莱比锡和利物浦城市收缩进行比较研究;最后,重新回到全球层面,分析总结了城市收缩的一般规律并对中国的城市收缩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得出了几点启示。经济1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