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与艺术鉴赏在线阅读
会员

美学原理与艺术鉴赏

陈浩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艺术艺术理论23万字

更新时间:2021-04-07 18:06:17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在当前人们普遍关注专业学习、知识获得与未来求职关联的形势下,有必要强调专业学习与知识获得不应仅仅作为未来职业的训练,同时也应包括对幸福生活的理解、谋划的能力。理解美、提高艺术素养,是拓展幸福生活要素的重要途径。本书在美学和艺术鉴赏的介绍和分析之中贯穿人在满足谋生的前提下进一步追求乐生的主题。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理并结合其他美学原理,对美和美感的本质进行分析,介绍美感和艺术的发生过程,讲解美的领域和范畴,探讨艺术的本质,介绍和分析中国和西方的主要艺术经典作品。本书与其他同类教材的不同特点是:1.力求深入浅出地讲解美学原理;2.根据相近原理对各类艺术重新编排为四组,以便更好读者把握各类艺术特点;3.设计了正文与延伸阅读两个层面,适应不同层次、兴趣读者的阅读。有利于增加读者对审美现象的思考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整体文化素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品牌:浙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12-29 00:00:0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浩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旨在探索中国古代文论与乐论之间的隐性联系,将乐论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试图通过对历代乐论的钩沉、剖析,寻找到其中蕴含的文学质素、美学思想,从而探讨乐论对文论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以及这种影响的模式和途径。首先,从历时角度对乐论与文论的关系进行梳理,但不局限于以往的音乐美学史和文学思想史框架。总体上,按照“诗乐合德”“诗乐合淡”“诗乐合俗”的内在脉络展开。其次,在个案研究方面,一是对标志性典籍进行具体
    韩伟艺术22.1万字
  • 会员
    本书从近100幅世界名画中总结出可以被轻松理解,或者说易于参考的配色方法,通过鉴赏、分析,提取色值等方法,让这些配色方法能够直接被读者运用到平面设计作品之中。本书主要分为“色彩的组合搭配”和“色彩的应用技法”两大部分,分别从配色方案和配色技法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概括了不同类型的配色方法,比如同类色配色、互补色配色、对比色配色等,以及35个实用的色彩应用技法,让读者会看名画、懂名画,学会将名画的色彩搭
    王盈智 樊岩绯编著艺术4.1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学理基础、设计方法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学理基础,从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类型与发展趋势,对信息可视化设计展开系统介绍;同时,从信息传播、信息受众、信息表现三个层面,分析了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多学科理论基础,以强化读者的理论认知。第二部分设计方法,提出了“从思维、结构到视觉”的设计架构,以及实战“三步走”的设计流程。在反复实战训练中,引导读者建构系统完备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第
    周承君 姜朝阳 王之娇艺术7.6万字
  • 一本包罗万象、契合当下的艺术入门书。艺术史研究者夏洛特·马林斯以娓娓道来的讲述,带领读者穿行于辽阔多样的艺术世界,领略从10万年前至今的艺术魔法。从洞穴绘画的起源,到秦始皇打造兵马俑的创举;从印象派、立体主义等流派轮番登场,到当代艺术百花齐放,成为强大的社会变革力量;从沙龙展的出现,到大型博物馆和连锁画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见证艺术的诞生、交融与演变,掌握艺术新动向。通过本书既能一睹米开朗琪罗
    (英)夏洛特·马林斯艺术19.5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民间说唱与古代小说交叉、互动的视角,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唐五代以来民间说唱与小说之间的双向影响,具体地揭示了说唱文学与小说的联系与区别,深人地阐析了说唱文学与小说的一些重要的文体艺术特征生成、发展和演化的动因及其体现的艺术规律,有效地弥补了说唱与小说研究的薄弱环节,有助于更好地建构古代说唱文学史与小说史。
    纪德君艺术18.8万字
  • 会员
    《中国色:手艺里的中国色彩美学》是一本以中国传统手艺人的工作以及他们的生活为内容的访谈录以及关于他们手艺里的色彩美学的合集。全书由民艺研究者和独立设计师联袂打造,按照色系进行章节安排,在每个色系中,挑选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色彩。在这些色彩背后,是中国手艺人的历史,或引人注目,或举足轻重,或令人震惊。旨在解读中国传统色的源流和美学特征,让传统色彩走进日常生活,让读者读懂中国传统手艺的美学精髓与精神内核。
    自然造物 张雨秋艺术6.7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前人关于小说影像化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国内外视觉文化理论的研究成果,首次以视觉文化的历史发展形态为考察背景,对中国小说的影像化叙事展开了跨越古今的整体研究。在传承与变异的交错中,试图进一步发掘出传统视觉文化中的“影像”观对本土视觉文化理论及影像化叙事理论的建构与小说创作叙事样式中国化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为研究者探讨当前小说影像化热潮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以及更深、更全面的学理思考。
    冯勤艺术24.4万字
  • 会员
    美术馆内的“物”承载了其所处时代的艺术意义。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美术馆的功能从艺术品收藏转向更多元的文化交流。本书系统研究了美术馆功能的核心意义——从对艺术的存储转变为对文化的传播。本书聚焦在数字时代多学科介入实现美术馆现场体验和艺术体验的现场感,提出美术馆需要主动将其符号意义通过现代设计进行诠释,避免过度商业化,应建构自己的研究体系和商业合作模式。本书的研究证明了美术馆的数字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不是
    岳继平 李丽珍艺术14.1万字
  • 会员
    阿慧·丹托(ArthurDanto,1924—2013)是美国当代十分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哲学家。近年来,他的“艺术的终结”“艺术世界”“艺术的定义”等思想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书立足丹托的历史哲学思想,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他的艺术理论的发展轨迹,一方面从艺术世界、艺术的终结、意义美学等方面揭示丹托艺术理论的建构策略,另一方面描绘丹托艺术哲学与艺术实践的张力关系,以期为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提供
    王佳艺术17.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