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传统礼治与当代软法
更新时间:2019-11-29 12:16:27 最新章节:注释
书籍简介
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其实就是中国传统受西学激荡的过程,以儒家礼制精神与法家思想为指导的中华法系也不能例外。在此过程中,为引领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大工业社会发展,统一的国家法制建设自清末起就直接或间接向西方学习。不过,近代化过程中以“强硬的国家法”面目出现的法律观所存在的局限,在西方不断地得以发掘和批评,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软法概念应运而生,指向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却因为得到共同体成员认可而事实上发挥行为调整作用的规范。软法与硬法的混合治理,日益受到重视与认可。与此同时,随着中西方文明的碰撞在枪炮停火之处渐入思想竞争模式,不仅两千多年积淀的传统礼学之优秀成分,有着重新焕发的机遇,而且,传统礼治推进和塑造的注重多元规范结构、注重国法外的规范、注重教化和共识的中华法系性格,又恰与软法的关切点有暗合之处。于是,传统礼治是否构成当代软法治理的本土资源之组成部分,当代软法话语又是否为优良之传统礼治在中国现代化治理中提供承载之所,是值得认真探索的话题。本书是首部推进此领域交叉学科研究的论文结晶,论文作者带着基本相同或类似的学术关切,进入这个崭新的领域,希冀为中国法治现代化作出独特的贡献。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12-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沈岿 彭林 丁鼎
最新上架
- 会员李翱哲学影响儒家思想发展的全局,是汉唐儒学向宋明理学过渡的津梁,其不仅关涉心性结构的创新,还深刻影响到儒家新思维方式的形成。本书全面研究了李翱的哲学思想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史、军事等方面的影响,以中国古代人性论的精神转向为核心,阐述了李翱哲学在儒家人性论转折中的分水岭作用,分析了其对宋代“心统性情”说和性二元论的重要影响;从法象思维、体用论、理一分殊发展的视角,探讨中国古代性与情之间双重关系的发展哲学29.1万字
- 会员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想杂陈,一些错误思想观点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伺机冒头,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攻击、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道路,极力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本书坚持以历史的视野、辩证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这种错误思潮进哲学17.4万字
- 会员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流学术思想,也是士人人生及艺术趣味之根源。这一时期的文艺本体论、价值论、批评方法论和审美趣味论等都体现出玄学的深刻影响。玄学的“有无”之辨引导士人思考艺术本体问题,关注审美主体与对象在“道”的层面上的关系;关于名教与自然的讨论为士人设计了理想人格,在主客体交融的动态过程中呈现出从“得意”到“自适”的发展特点;玄学的体用思维及名实方法,不仅提高了文艺批评思维的水平,也启发了文哲学17.2万字
- 会员本书以先秦诸子思想为标的,比较详细地厘析了其中所孕育、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如对儒家心性论与中华民族的伦常之道、道家“道—德”论与中华民族的立世之道、庄玄禅的生命体悟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等民族精神的发掘。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够被孕育、滋生,并茁壮成长起来,是因为它有自己深厚的哲学根基和肥沃的哲学土壤,因此本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哲学底蕴也进行了探索和发掘,考察了其形而上的本体论维度。哲学6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