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火种:湖南省永州市“党建+产业技术扶贫”实践在线阅读
会员

红色火种:湖南省永州市“党建+产业技术扶贫”实践

王西琴 陈秋红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中国共产党9.6万字

更新时间:2022-11-04 18:43:31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湖南省永州市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思路,打造出了“以党建为引领、培训为抓手、技术为关键、脱贫为核心、产业为基础、乡村振兴为目标”的永州扶贫新模式。本书作者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永州市的“党建+产业技术扶贫”模式,从农村基层党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产业技术扶贫模式等角度,详细介绍了永州市扶贫模式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这一模式通过扎实的基层党建工作培育了脱贫的“红色火种”,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扶贫模式转变,对于实现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推广意义。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8-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西琴 陈秋红
主页
  • 会员
    培育并发展壮大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立一套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湖南省永州市开创性地推动“党建+产业技术扶贫”模式,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以党建为先导,以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为培育对象,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本书作者在对永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和发展
    王西琴 陈秋红社会学9.9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编著的一本党史读物。主要记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前后历时100年间(1921―2021)东莞地区所发生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统战、文化、生态、民生等方面的大事要事,系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东莞地区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历程,体现了百年东莞党史的延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政治67.5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基础规章制度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撰,相对系统全面地归纳和介绍了高校团支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作方式方法。全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权威性。本书严格按照团十九大通过的团章,以及团十八大以来团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基层建设的规章制度中关于团支部建设、团支部工作等各项要求组织编写,力求做到团支部工作的规程和操作办法条条有出处、处处有依据。二是实用性。本书结合团支部基础知识,团支部组织建设,团支委
    何珠城 窦百会 徐瑾主编政治13.6万字
  • 会员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十个必须”: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是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三是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藏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五是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六是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七是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政治1.7万字
  • 会员
    《粤海魂:广东共产党人革命征程》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描绘了一幅中国共产党人、仁人志士和革命群众为拯救中华而血荐南粤大地的历史画卷。他们中有博览群书的知识分子,有接受新思潮归国、立志改造社会、挣脱家规祖戒羁绊的“农民运动大王”,有看似文弱却意志坚定的老布尔什维克,有位卑未敢忘忧国、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工人与农民,有捐钱捐物、父送子、妻送夫,甚至夫妻双双回国回乡服务的华侨和港澳同胞。本书以历史抉择、珠江洪
    陈弘君主编政治5.7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借鉴现有成果和深入挖掘《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史相关文献,深入系统地对1930年至1949年6个全译本的形成、版本变化及其历史价值进行研究。首先,着眼于四个历史时期的传播史这条主线来深入研究《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次,概括提炼出1920年陈望道译本的生成、历史意义,深入分析1930年至1949年间《共产党宣言》译本中译词、译句的变化,归纳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规律。最后
    贺团卫政治16.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党内优良政治生态为研究对象,从党内优良政治生态这一概念出发,立足于党内优良政治生态的基本内涵与结构功能,遵循党内优良政治生态构建的思想发展逻辑,纵向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的党内优良政治生态思想;沿着党内优良政治生态构建的实践演进逻辑,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内优良政治生态构建进行的成功实践,从中总结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经验。然后,本书再回到现实,深刻分析现状,概括性地总
    赵立永 张玉芳政治25.7万字
  • 会员
    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新道路中的核心问题。“要不要进行土地革命”和“怎么样实施土地革命”的问题,曾经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以及共产国际之间产生巨大的分歧和争议。本书充分挖掘历史资料,尤其是解密的共产国际和苏共档案资料,梳理了土地革命口号提出与实施的源头与流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突破陈规,又是如何做到切合实际,从而实现土地革命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这些创新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举。
    汪澎政治16.3万字
  • 会员
    本书把阳泉个案作为党的组织力建设典范,有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预期:一是治理理论的发展诉求,即为中国以政党为中心的治理模式提供一个来自实践检验的案例,它能够解释和证明中国的治理实践,从而为中国治理理论的发展即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一个实证样本。二是治理实践的政策需求,即如何把党的组织力建设贯彻于地方(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中,阳泉实践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亦即它为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周庆智 刘杨政治14.8万字
  • 会员
    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优势,是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本书汇编了党的二十大以来重庆社会科学院理论工作者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撰写发表的部分研究阐释文章。分为全国篇和重庆篇两个栏目:全国篇,体系化学理化探讨综合性重要前沿理论问题;重庆篇,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中
    刘嗣方等政治2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