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经典在线阅读
会员

朱自清散文经典

朱自清著 烟波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集22.6万字

更新时间:2019-08-12 11:46:21 最新章节:第69章 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朱自清的诗,影响着一代人的心灵,带给读者一种艺术上的熏陶和精神享受。不仅感染了成干上万的热心读者,还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他的散文造就了优美的意境,华丽却不浮躁,为培养繁荣散文和文学青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荷塘月色》、《背影》等都运用了诗意的心怀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艺术和思想上呈现出一种纯正朴实的作风。散文是文学殿堂中一种首要因素,是初期新诗中难得的作品。揭露血泪的人生,充满了革命精神。他被公认为新文学运动中成绩优秀的散文作家,彰显了充实而不做作的艺术生命力,为白话美文提供了典范,受到了广大读者青睐。
品牌:联合读创
上架时间:2018-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联合读创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朱自清著 烟波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收入了天水放乌滩秦墓木板地图发现至2013年以来25年间国内外学者包括编者在内的22位作者关于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的30篇文章,基本汇聚了国内外关于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的主要学术论文。所收文章除发掘报告和综述外,主要是各位作者从不同角度、层面对天水放马滩秦墓木板地图和竹简日书的研究成果,具体包括关于地图作者、绘制年代、版式组合、地图内容、主要地名、地图注记、地图复原、地图绘制技术及科学价值
    雍际春 孛鹏旭编文学27.7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了《迎接地理学的第二个春天》《1952年三校院系大调整及地质地理系回忆》《1978年第二次黄河源考察纪实》《五十年代大学生活和野外实习的回忆》《师生联手援疆记事》《一位经济地理专业1956级同学的北大情结》等文章。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编文学15.9万字
  • 会员
    陈守忠,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擅长西北史地研究,专攻宋辽西夏金元史,在研究中注重史籍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治史方法,出版《河陇史地考述》《宋史论略》等,在学术界有重大影响。2021年是陈先生百年诞辰。为缅怀陈先生的道德文章,激励后人,我们编辑出版《陈守忠教授诞辰百年纪念论文集》。论文集共收录论文46篇,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每一部分的编排以作者年齿为序。第一部分为“怀念文章”,共10篇。该部分由陈守忠先生
    李华瑞 何玉红编文学59.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为主题,设置“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改革开放,五位一体”“扎根沃土,决胜小康”“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五条主线,从个人切身体会出发,收集了新时代青年对基层、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等各个方面的看法和领悟,弘扬主旋律,同时具有鼓舞性和启发性。
    陈宝剑主编文学4.8万字
  • 会员
    本书共选取了人文、社科、理工类等不同学科老师(吕植、孙玉文、唐士其、朱松纯、段慧玲、李彦、潘维、孙来斌、王世强、曹文轩、车浩、王跃生、燕继荣、张海霞)的14篇活动整理稿,主题丰富多样,有科研学习的实用方法,更有人生态度与悟道真知。
    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组编 宁琦主编文学13.4万字
  • 会员
    本论集以挖掘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知识为宗旨,研究内容包括早期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早期诗歌作者的真伪问题、六朝文人对前代诗歌艺术的借鉴传承、北朝乐府歌诗的创作与表演、唐代名人散文编集与版本流传、明清时期诗歌与戏曲的发展流变等。论集中的文章立足于当下的研究成果,注重在对基本文献进行整理与考据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也注重对前人研究成果重新进行思考与总结,兼重学术性与可读性。本论集力求为读
    孙立涛主编文学15.8万字
  • 会员
    中国丝绸文化,是我们伟大祖国传统文化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几千年来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美好的精神情感和民族精神。丝绸历史灿烂辉煌,一代代能工巧匠巧夺天工、举世无双的精美技艺和成就,形成了丰厚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丝绸之路与文化研究的意义已不仅仅限于文化与历史价值,更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是有关中国蚕桑丝绸业发展研究的文献选编,旨在为人
    吴晓骏 张赞梅 陈健编著文学2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关于明末清初“虞山诗派”的相关论文集,分文献篇与文论篇两部分。文献篇论述了虞山诗派对文学典籍的点校、整理与学术贡献;文论篇论述了“虞山诗派”的诗歌理论、诗学取向及对明末清初文学思潮的转变。
    周小艳文学8.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对文论经典《文心雕龙》的校订注释和今译,包括《原道》篇、《征圣》篇、《宗经》篇、《正纬》篇、《辨骚》篇、《明诗》篇等,并对每篇作出理论分析。作者考察原著的版本文字、字词训释、文意正确理解等各层面问题,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纠正各家错误,提出自己新见,并补充新的资料,提炼阐释理论概念含义。
    张少康文学4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