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节能工程检测在线阅读
会员

绿色建筑节能工程检测

李继业 杜彤 崔成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建筑建筑科学32万字

更新时间:2019-11-15 19:23:45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2009)、《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GB/T10295—2008)、《绝热层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圆管法》(GB/T10296—2008)、《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2008)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等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为依据,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建筑节能检测基础、建筑节能检测基本参数及设备、建筑材料导热性能检测、建筑构件热工性能检测、建筑物热工性能现场检测、采暖系统热工性能现场检测、建筑室内环境的检测、建筑遮阳工程检测、配电和照明系统检测、空调通风系统检测、监测与控制系统检测、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等内容。本书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针对性强,可供从事建筑节能工程的设计、施工、检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上架时间:2018-07-01 00:0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继业 杜彤 崔成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指出的“我国18~44岁男性、女性平均身高”为我国人体工程学准则而编著。住宅空间人体工程学是一门基于人的身体、认知和文化的特征,通过合理的空间功能布局,实用的居住、生活环境来提高人类生活的便捷性、安性、效率性和感性的应用学科,人体工程学也被称为人为因素学。若在居住场所的设计阶段没有系统地考虑人为因素,将可能导致生活使用上
    HJSJ华建环境设计研究所编著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以下简称“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规律及理论含义,主要结合城市规划与城市问题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及交叉学科发展前沿——城市规划、建筑科学及城市气候学的研究成果,将城市微气候问题引入地下空间学科领域,实现了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的量化研究的突破,目的在于以城市微气候指标作为量化参数,探索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机理、影响因素与影响规律。
    杨晓彬 赵子维 马林建建筑6.6万字
  • 会员
    本书为建筑学专业教辅图书,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建筑材料上具有创意的优秀设计作品,通过案例分析做出详细的归纳与总结。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的常规材料主要包括混凝土、石材、木材、金属、玻璃等。对于这几种材料,主要探讨这几种材料特殊的使用方式。第二部分主要以高分子材料、自然材料、废旧材料、媒体材料等四种非常规材料为主展开论述。
    于钦博编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借鉴多学科的思想观点对当代建筑中自然元素的引入手法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归纳出在设计中“非常规”运用自然元素的基本手法。它们分别是对自然规律非常规运用、对自然过程的非常规表现,对自然意向的非常规联想。
    宫新编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作为针对建筑设计从业者及专业学生的读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筑设计的分析和表达图式”进行梳理。首先,强调了设计图式表达的重要性及其适用的方式、方法,通过细致的分类整理(按照设计阶段及设计及表达内容分为两类),借助相关设计案例,着重阐释了图形和图像如何作为有效的思考手段,帮助方案过程的推敲及最终成果的表达,及不同类型设计图式表达的重点。其次,进行分类讲解和剖析各种表达图式的同时,试图区别于传
    周忠凯 赵继龙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钢筋与混凝土技术、模板脚手架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钢结构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防水技术、抗震与加固技术等。
    张建新 薛建华 项钰主编建筑0字
  • 会员
    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是整个商业建筑规划设计的灵魂和纽带。本书以多家优秀的国内外购物中心为蓝本,选取有特色的和整体表现力强的购物中心动线设计作范例,结合地块特点和商业规划特征,归纳与总结动线设计的类别、主要原则,解剖优秀动线设计的典型特征。
    张璋编著建筑0字
  • 会员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家日益注重通过创造特殊体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作品也把创造独特体验作为设计所追求的核心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大量案例深入分析了当代建筑设计中与体验经济特征密切相关的五种设计手法,分别为:与感官体验相对应的材料质感化,与情感体验相对应的空间场景化,与行动体验相对应的功能模拟化,与关联体验相对应的细节符号化。
    林雅楠编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通过对国际优秀膜材料建筑案例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用三个章节系统地讲述了膜材料的特质:轻、柔、弱,以及由此特质带来的各种可能性。根据这些作品的精炼而独到的简要分析,使膜材料从建筑领域跨越到其他领域,不断地革新、发展、飞跃,以此展望未来膜材料的建筑表现潜力。
    王海燕编建筑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