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英译经典:论语(中英双语评述本)在线阅读
会员

辜鸿铭英译经典:论语(中英双语评述本)

辜鸿铭英译 王京涛回译 评述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中国哲学22.8万字

更新时间:2020-03-13 11:16:15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辜鸿铭的英译《论语》是本很奇特的书,最令人着迷之处,在于它不仅是本《论语》,更是一本直接体现辜鸿铭独特思想并以儒家经典为载体的读本。辜鸿铭是近代享誉国际的思想家,很多人视之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英国作家毛姆称之为“孔子学说的最大权威”,然而,其特殊的教育背景与思想特征,又使其哲学思想及学术颇具争议性。那么,通过此《论语》,我们可以窥见他对儒家经典的最直接理解。在英译的过程中,辜鸿铭极力挖掘并展现《论语》的精神价值,而且,因他把英译的读者主要设定为西方人,所以,为了让西方人更易读懂,他在书中对诸多中西人物及事件进行了大量类比。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带来了另一重意义,即扩大了《论语》中某些概念的外延,给我们了解《论语》的精神价值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从这个意义上讲,他通过翻译实则把《论语》的精神价值进行了最大化。本书同辜鸿铭英译《大学》《中庸》一起,构成辜鸿铭英译经典三部曲,是国内迄今为止,第一次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完整呈现出辜鸿铭英译儒家经典的全貌。同时收录原始经文以及评述者深入的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大学》《中庸》这三部经典以及辜鸿铭的哲学体系。辜鸿铭是第一位向西方译介儒家经典的中国人,迄今为止,他的译本仍是公认最具文采的一本,有人甚至认为,他的英译《论语》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文学作品。当读者翻开这本书,会很容易被其所具有的强烈的现场感而带入情境之中,似乎能直接与孔子等人对话,生动的形象呼之欲出,这也成为本书的魅力之一。
上架时间:2017-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辜鸿铭英译 王京涛回译 评述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费密学案》以学案的形式对明末清初四川新繁著名学者费密(1625—1701)及其思想进行全面研究,以表彰其人。全书主要内容分五部分,一为生平事迹,简述费密人生经历。二为著述考录,对费密存佚著述51种400余卷逐一钩沉。三为学术源流,以家学、师承、交游、门人分类立传,考略费密学术渊源与流传,其中家学5人,师承2人,交游84人,门人35人。四为学术要旨,着重介绍费密“新道统的构建”“中实思想”“尊古经
    杜春雷哲学20.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古典今读名家论坛”丛书的一种。本书由东南大学樊和平教授、伦敦大学姚新中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杜祖贻教授共同倡议,重新研习传统典籍的瑰宝,从而建立现代教育的根基。本书对《论语》进行英文解读,有利于英语世界的读者的阅读。
    杜祖贻 姚新中 樊浩主编哲学12.4万字
  • 会员
    本书将在辑佚汉代《洪范》五行学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汉代《洪范》五行学的发展脉络,探讨汉儒如何通过一系列阐释手段,实现数术这一异质性知识的经学化。
    程苏东哲学29.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道统为主线,用中西比较的视野,对中国从古至今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发掘贯穿其中的思维方法、价值观和对理想社会的构想。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天道观,是中国学术思想的显著标志。西周时期,就形成了“神灵之天”“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的天道观,连同民本思想等作为古代思想遗产,为孔、墨、老三哲所继承。不同天道观相互渗透、互相影响,产生更加精彩纷呈的思想成果。从中外交流的大历史观看
    蔡晓哲学33万字
  • 会员
    孔教如何从晚清社会制度的固有部分崩解成为“游魂”,如何一步步被负面化乃至被打倒?晚清和民国初期的孔教论争聚焦在国家建构是否需要孔教、如何安置孔教。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陈焕章、马相伯及新文化运动诸君,基于对孔教与革命、孔教与中华文明维系、孔教在国家建构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认识,公开在媒体上争论孔教的定位和性质。争论中,康有为希望通过改革孔教达到强国目标的主张逐渐受到批判,立国不需要孔教、孔教不是宗
    李华伟哲学25.4万字
  • 会员
    《荀子研究》是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本着荀子“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的精神,以严肃、严谨的学术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为荀子思想与儒家思想的海内外交流提供学术平台。本书是第一辑,包括“文本考证与释读”“荀子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意义”“荀子思想比较研究”“荀子的历史地位与荀学研究”“荀子与兰陵文化专题”“海外荀子研究”几个专栏。
    颜炳罡主编哲学17万字
  • 会员
    《周易》以伏羲八卦为基础,以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分别代表天、地、雷、山、火、水、泽、风,并进一步将八卦两两组合,衍生出六十四卦,揭示天地阴阳化生万物的内在规律,并升华为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核,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经济、文化、修身养性、待人接物……包罗万象,奥妙无穷。《周易》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对每一卦、每一爻所作的解释,为古时占卜之用;传则用于解释经的内容,为占卜之辞赋予哲学式的理
    程向东译注哲学7.3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上篇是儒道情感哲学本论,下设三个独立章,分别探讨了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注重情感的特点、儒家与道家情感哲学的义理诠释、儒道情感教育与情感实践。下篇论述儒道情感哲学的现代价值,研究了儒情与道情理论与现当代中国的人格建构及人的精神健康而和谐的发展。
    萧平 朱喆 操奇哲学16.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先秦诸子思想为标的,比较详细地厘析了其中所孕育、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如对儒家心性论与中华民族的伦常之道、道家“道—德”论与中华民族的立世之道、庄玄禅的生命体悟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等民族精神的发掘。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够被孕育、滋生,并茁壮成长起来,是因为它有自己深厚的哲学根基和肥沃的哲学土壤,因此本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哲学底蕴也进行了探索和发掘,考察了其形而上的本体论维度。
    康中乾哲学6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