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辜鸿铭英译经典:论语(中英双语评述本)
更新时间:2020-03-13 11:16:15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辜鸿铭的英译《论语》是本很奇特的书,最令人着迷之处,在于它不仅是本《论语》,更是一本直接体现辜鸿铭独特思想并以儒家经典为载体的读本。辜鸿铭是近代享誉国际的思想家,很多人视之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英国作家毛姆称之为“孔子学说的最大权威”,然而,其特殊的教育背景与思想特征,又使其哲学思想及学术颇具争议性。那么,通过此《论语》,我们可以窥见他对儒家经典的最直接理解。在英译的过程中,辜鸿铭极力挖掘并展现《论语》的精神价值,而且,因他把英译的读者主要设定为西方人,所以,为了让西方人更易读懂,他在书中对诸多中西人物及事件进行了大量类比。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带来了另一重意义,即扩大了《论语》中某些概念的外延,给我们了解《论语》的精神价值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从这个意义上讲,他通过翻译实则把《论语》的精神价值进行了最大化。本书同辜鸿铭英译《大学》《中庸》一起,构成辜鸿铭英译经典三部曲,是国内迄今为止,第一次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完整呈现出辜鸿铭英译儒家经典的全貌。同时收录原始经文以及评述者深入的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大学》《中庸》这三部经典以及辜鸿铭的哲学体系。辜鸿铭是第一位向西方译介儒家经典的中国人,迄今为止,他的译本仍是公认最具文采的一本,有人甚至认为,他的英译《论语》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文学作品。当读者翻开这本书,会很容易被其所具有的强烈的现场感而带入情境之中,似乎能直接与孔子等人对话,生动的形象呼之欲出,这也成为本书的魅力之一。
上架时间:2017-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辜鸿铭英译 王京涛回译 评述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古典今读名家论坛”丛书的一种。本书由东南大学樊和平教授、伦敦大学姚新中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杜祖贻教授共同倡议,重新研习传统典籍的瑰宝,从而建立现代教育的根基。本书对《论语》进行英文解读,有利于英语世界的读者的阅读。哲学12.4万字
- 会员本书将在辑佚汉代《洪范》五行学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汉代《洪范》五行学的发展脉络,探讨汉儒如何通过一系列阐释手段,实现数术这一异质性知识的经学化。哲学29.5万字
- 会员孔教如何从晚清社会制度的固有部分崩解成为“游魂”,如何一步步被负面化乃至被打倒?晚清和民国初期的孔教论争聚焦在国家建构是否需要孔教、如何安置孔教。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陈焕章、马相伯及新文化运动诸君,基于对孔教与革命、孔教与中华文明维系、孔教在国家建构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认识,公开在媒体上争论孔教的定位和性质。争论中,康有为希望通过改革孔教达到强国目标的主张逐渐受到批判,立国不需要孔教、孔教不是宗哲学25.4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上篇是儒道情感哲学本论,下设三个独立章,分别探讨了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注重情感的特点、儒家与道家情感哲学的义理诠释、儒道情感教育与情感实践。下篇论述儒道情感哲学的现代价值,研究了儒情与道情理论与现当代中国的人格建构及人的精神健康而和谐的发展。哲学16.1万字
- 会员本书以先秦诸子思想为标的,比较详细地厘析了其中所孕育、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如对儒家心性论与中华民族的伦常之道、道家“道—德”论与中华民族的立世之道、庄玄禅的生命体悟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等民族精神的发掘。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够被孕育、滋生,并茁壮成长起来,是因为它有自己深厚的哲学根基和肥沃的哲学土壤,因此本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哲学底蕴也进行了探索和发掘,考察了其形而上的本体论维度。哲学6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