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心理学在线阅读
会员

博物馆心理学

李家成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心理学心理百科11.5万字

更新时间:2019-09-09 16:51:28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的科学,而博物馆心理学则注重适用于对博物馆观众心理的分析和研究。因为观众是博物馆服务的对象,而博物馆服务的对象是整个社会的广大成员,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包括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国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知识层次等。博物馆观众的参观需要、兴趣和参观动机、态度,观众参观流线等,都是博物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作者积多年研究成果,又借鉴国内外学术成果,写成了这部专著,对专业人员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品牌:陕西人民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5-01 00:00:00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家成
主页
  • 会员
    作者认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面临中国崛起、朝鲜问题、台湾问题三大挑战。作者通过分析美国对以上挑战的应对策略,提出以均势求霸权是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实质。美国将自身战略定位为“离岸平衡手”,试图通过制衡地区霸权挑战国、控制地区内结盟大国来实现护持东亚霸权的战略目标。美国这一东亚新均势战略是霸权国的“分而治之”和盟国的“跟着强者走”的结合使然。据此提出中国面对美国此番东亚战略所应采取“致人而不致于人”
    李家成国际关系16.7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共8课,主要内容包括:时间总是不够用、调整出最佳状态、自我调控,有效提升、再坚持一分钟等。
    苏彦捷总主编心理3.6万字
  • 会员
    《不要挑战人性》作者潘楷文全新力作,用脑科学解锁自律密码!一本人类的大脑说明书,用12个真实案例探索大脑规律,揭秘人性,拆解教育、职场、情感困境!人性是一门科学,有规律可循。实现认知觉醒,就能重塑天性,用顺应人性的方式实现爆发式成长!人性中有许多无法克服的弱点,比如想要成功,先要自律,而自律这件事情似乎是反人性的,怠惰才是更轻松的选项。教育子女、学生应试、职场打拼,都要求人们克服“弱点”才能达成目
    潘楷文心理12.2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包括:学会表达“我信息、当我被“批评”了、太空漫游记、生活中的不一样、我的家庭画像等八课内容。
    苏彦捷总主编心理1.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呱呱、莓莓、大宇和宽宽4个虚拟的小学生的学校生活为主线,通过“小小调查员”“一起来活动”“我能行”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现实、提高思辨能力,通过“嗨,你知道吗”“焦点知识”等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青春期、探索什么是勇敢和团队精神,懂得自律与宽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提升心理自助与求助能力。
    苏彦捷总主编心理1.6万字
  • 会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第2条指出“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根据纲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要从学生、学校和教师、家长三方面入手。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青年长江学者蔺秀云教授主编,以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特点
    蔺秀云 殷锦绣心理6.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一个虚拟人物为线索,展开八个章节。初始由学生本人为这个虚拟人物取名字,并设计其相关信息,并以这个人物为主角,开始每个章节的情境。该虚拟人物让学生有一个投射对象,将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包括回避的自我,都投射给这个虚拟人物,让学生在一种更轻松、更安全、更有主导感的氛围中展开自我探索,在最后一章,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要与该虚拟人物分离。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探索与记录,建立起一份自己独有的心理
    苏彦捷总主编心理3万字
  • 会员
    丛书以“伴护心理发育,塑造心理能力,助力可持续成长”为基本定位进行系统展开。每个分册由自我管理与成长类和我与世界的关系类两大模块组成。“自我管理与成长”包括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学习心理、生涯探索、青春期教育及生命教育、危机预防等;“我与世界的关系”包括我与同学、我与家庭、我与老师和我与社会等内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辨识、自助、求助、助人”四级心理危机防御体系。高中一年级下册设8个章节,涵盖情
    苏彦捷总主编心理3.1万字
  • 会员
    不要认为心理学是一门难懂的科学,当它与有趣的故事结伴出发,就能成为一本通俗好看的书。本书从轻松与趣味出发,讲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心理学,抛开了理论的条条框框,剥掉了心理包裹着的神秘光环,心理学就是这么简单。
    祈莫昕编著心理20.3万字
  • 会员
    在这个充满喧嚣与诱惑的现实生活中,用正向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理念,去克服攀比心、虚荣心和嫉妒心,从而净化内心获得自由,活出自然轻松的自我,拥有自尊自爱的品位生活度过幸福的一生。我们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是困顿在攀比、嫉妒和虚荣之中?还是要打破束缚,让生活充满无限可能?其实,我们应该理智面对当下浮躁的社会,走出攀比和虚荣误区,才能多一些平和、多一些淡泊、多一些知足,从而获取更多的幸福。
    李少聪心理1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