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印迹(精装珍藏版)在线阅读
会员

彼岸印迹(精装珍藏版)

季羡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15.2万字

更新时间:2016-03-10 14:57:12 最新章节:第34章 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德国,季羡林生活十年、视之为第二故乡的地方,他在这里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根基;印度,作者用了半个多世纪在书卷、思考和怀想中无数次与之相遇的国家。它们是地理、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彼岸,也在作者的生命中占据了与此岸同样重要的地位。书中涉及的两个国家、两个时代,以及作者不同的书写方式,都形成了一种意味深长的对照。
品牌:磨铁数盟
上架时间:2016-01-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磨铁数盟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季羡林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我们的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越是痛苦,便越要欢乐,越想放弃,便越要坚持到底。春有凉风,冬有雪,人间处处好时节。人生不止一个答案,相信世间之物的循环往复,灿烂终有时。围绕这个主题,精选李白、王维、苏轼、陶渊明、陆游、刘禹锡、黄庭坚、辛弃疾、张岱、鲁迅、萧红、朱自清、李叔同、仓央嘉措等大师作品中的名句或名段,并邀请作家赵凝撰写20篇名家互动篇目,通过解读大师们的文字与读者进行灵魂上的交流,传递“过
    赵凝 且是闲编著文学3.3万字
  • 会员
    00后作者李艾轩首部励志小品集,讲述20岁的新鲜生命里感触到的那些微妙而熠熠闪光的人、物,抒发着一种轻盈又浪漫的少年情愫,给活在沉重的当下的人们一种轻盈的释放。
    李艾轩文学10.1万字
  • 会员
    丰子恺先生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上都有极高成就,特别是他的绘画作品,蕴含的寓意十分丰富,同时也发人深省。本书不同于他绘画作品的纯图画展示,读者在品味丰子恺绘画作品的同时,可以看到丰子恺对其文学性或艺术性的解读,用丰子恺的文字来解释自己的作品。本书依照丰子恺的图画分类方式,共分为六个相,即六个部分:古诗、儿童、学生、民间、都市、战时。读者在欣赏绘画作品的同时可以看到作者创作时的心路历程,感受作者对生活、对
    丰子恺文学7万字
  • 会员
    《蔡澜通透随笔集套装2册》:《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世间万物,总有欢喜》《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蔡澜亲授交友之道,畅叙与金庸、倪匡、成龙、周星驰等友人的交往趣事!《世间万物,总有欢喜》收录蔡澜微博高赞问答和2024年最新采访。是八旬“顽童”蔡澜关于人生智慧的散文精选,没有爹味说教,四两拨千斤,所有焦虑与困惑都能被他轻松化解,幽默豁达又不乏犀利,精神状态优美。
    蔡澜文学16.3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散文随笔集:17个爱而不得的女子,17种美丽又哀伤的人生,她们在历史的风尘里隐匿、失声、成谜……爱与痛的边缘,她们谋生亦谋爱!
    李梦霁文学8.5万字
  • 会员
    读书与人生,这两者,在本部学术随笔集中有机相融,互相佐证。生活的体察与文学文本触发的思索紧密相联。生活的问题到文学作品中去寻找答案,文学世界能够实现绝佳的救赎。包罗万象的文学里,可以有百科的知识、学理的探究,但文学的本质意义却是它所给予人的最柔软的关切与最深入骨髓的锐利。当人跌入谷底之时,它会是救命的德泽。本书意在指明文学与生活的双向影响关系,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心理调节与指导功能,可作为陪伴读者
    杨江平文学9.7万字
  • 会员
    游唱诗人、民谣歌手周云蓬的随笔集《绿皮火车:一直在路上》新版重磅回归,新增自序及数篇新作,重现一代人的精神漫游史。书写自己十七岁坐着绿皮火车出发后,三十年在游唱的路上所抵达的地方,所交往的朋友,所历经的人世沧桑和中国新民谣的生长,所收获的独特人生,还有所失去的人与事。如今知天命之年已至,世事飞速变化,不变的只有时光依然如绿皮火车一般不停开下去。《绿皮火车:一直在路上》保留在人生旷野自我放逐和自我疗
    周云蓬文学9.8万字
  • 会员
    莫言写给年轻人的低谷期救赎之书。本书收录了莫言40篇散文,从家人与朋友、童年与成长、读书与写作等角度展现了莫言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生艰难时刻的感悟。其中,《不被大风吹倒》这篇散文是莫言在五四青年节时给年轻人的寄语,讲述了小时候和爷爷在大坝上遇到大风、爷爷抵抗大风的故事,鼓励年轻人遇到人生的艰难时刻时不要放弃。其中,《我的室友余华》,讲述莫言和余华相爱相杀的故事。特别收录莫言全新创作《忆史铁生》,回忆他
    莫言文学8.4万字
  • 会员
    电影《邪不压正》原著作者张北海在八十高龄时,开始书写自己一生的故事。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什么动物早上四,晚上三”,谜底即是“人”,这本书就是他的“早上四,晚上三”。抗战时期,父亲不愿向日本人投降,母亲不得已带着几个孩子从天津向后方撤离,跨过黄河,抵达西安,最后一家人在重庆团聚;少年桀骜不驯、被父亲赶出家门,见证了台湾五十年代光怪陆离的社会;二哥是宋美龄的专机飞行员,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留下一个女儿,
    张北海文学8.9万字